潇湘八景画.江天暮雪

大江东去天连水,薄暮萧萧朔风起。

须臾吹却冻云同,六花乱撒沧波里。

桥南桥北树槎牙,隔浦纷纷集晚鸦。

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卖酒家。

俯仰山川同一色,眼前不辨浪花白。

茫茫七泽与三湘,分明皓彩遥相射。

渔翁独酌寒江滨,顷刻琼瑶飞满身。

得鱼醉唱湖南曲,欸乃一声天地春。

有时倚棹弄长笛,洞庭景物清无敌。

中流迢递望君山,但见遥空耸银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朱瞻基的《潇湘八景画·江天暮雪》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傍晚的江景图。首句“大江东去天连水”展现了江面开阔,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接着,“薄暮萧萧朔风起”点出时间已是黄昏,寒风吹过,带来雪花飘落的预兆。

“须臾吹却冻云同,六花乱撒沧波里”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覆盖水面的情景,"六花"指雪花,"沧波"则显现出江水的深邃。接下来,诗人通过“桥南桥北树槎牙,隔浦纷纷集晚鸦”描绘了两岸树木参差,乌鸦归巢的静谧画面。

“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卖酒家”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马匹在山路间穿梭,犬吠声穿透孤村,酒家的热闹与自然景色形成对比。诗人进一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展现江天暮雪的宁静与生动。

“俯仰山川同一色,眼前不辨浪花白”写出了雪后江面与山峦融为一体,浪花与白雪难以分辨的迷蒙景象。随后,“茫茫七泽与三湘,分明皓彩遥相射”描绘了广阔的湖泽与湘江在雪光映照下的壮丽景色。

最后,诗人以渔翁独酌的场景收尾,"琼瑶飞满身"形容雪花落在渔翁身上,"得鱼醉唱湖南曲,欸乃一声天地春"表达了渔翁在美景中收获的喜悦,以及天地间和谐的春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潇湘江天暮雪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富有意境。

收录诗词(43)

朱瞻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 生卒年:1398年-1435年1月31日

相关古诗词

瑞香花诗

瑞香花,叶如织。其叶非一状,花开亦殊色。

或如玛瑙之殷红,或如玉雪之姿容。

或含浅绛或深紫,细蕤叠萼芬玲珑。

腊后春前花未放,先春独占梅花上。

绕枝芳意露毰毸,万卉千葩总相护。

曈昽旭日照阶墀,淡荡香风拂面时。

初疑沉檀爇宝鼎,亦似兰麝熏人衣。

瑞香花,树高三尺强。

山杏野杏动逾丈,得以幽丛约馥香。

形式: 古风

水亭偶成

临流亭馆净无尘,落涧流泉处处闻。

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

翠迷洞口松千个,白占林梢鹤一群。

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风月与平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乐静诗

暮色动前轩,重城欲闭门。

残霞收赤气,新月破黄昏。

已觉乾坤静,都无市井喧。

阴阳有恒理,斯与达人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四景(其一)

水影虚涵一镜中,晴光摇荡暖云红。

小桃花重初经雨,弱柳丝柔屡舞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