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夜枕唯便睡,晨窗不展书。

学文真渐懒,与世况全疏。

老合耕山涧,恩容寄石渠。

餐毡亦堪饱,不叹食无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夜晚枕着枕头就能轻易入睡,早晨的窗户也不再打开读书。
学习文学的热情逐渐减退,与世隔绝的情况更加明显。
年老应当在山涧间务农,或许能从大自然中找到心灵寄托。
即使粗茶淡饭也能满足,不再感叹没有鱼肉可吃。

注释

夜:夜晚。
枕:枕头。
唯:只。
便:轻易地。
睡:入睡。
晨:早晨。
窗:窗户。
展:打开。
书:书籍。
学文:学习文学。
真:确实。
渐:逐渐。
懒:懒散。
疏:隔绝。
老合:年老应当。
耕:务农。
山涧:山中的溪流边。
恩容:允许或接纳。
石渠:可能指隐居之地。
餐:吃饭。
毡:粗糙的垫子,比喻简朴生活。
堪:能够。
饱:满足。
鱼:比喻丰富的物质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繁杂世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夜枕唯便睡,晨窗不展书" 表明诗人已经远离了世间的喧嚣,对于学问也失去了追求,只是随遇而安,没有更多的欲望。

"学文真渐懒,与世况全疏" 强调了诗人对于学术和文学的兴趣日益减少,也不再关心世事,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老合耕山涧,恩容寄石渠" 描述的是诗人已经年迈,只愿意在山林之间耕作,以此自足。"恩容"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给予的恩赐,而"寄石渠"则是说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涧之中,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餐毡亦堪饱,不叹食无鱼" 表示诗人对于饮食也非常简单,无论是吃什么都能感到满足,不会因为没有美味的食物而叹息,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自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偶成

剪断长翎入网罗,十年光景怨蹉跎。

欲提长剑为游说,且卧空山学揣摩。

砧杵夜寒醒醉梦,风霜秋紧役诗魔。

不须计较当时事,黄卷书中宠辱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寄子由

江上匆匆别,孤舟谁与言。

尘今生我甑,盗肯过君门。

水石吴山好,风岚楚泽昏。

相望欲命驾,何日为东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寄四舍弟

赣水南边北势回,层城中起郁孤台。

忆初二陆同登此,喜有阿连相继来。

旧事前游休感叹,清风佳景且徘徊。

天涯未有从□日,百里区区亦象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会稽丞赵振道

龟峰琬琰翠成堆,轩槛前当秀色开。

此地登临比图画,与君谈笑继樽罍。

传闻佳景无时乏,依旧清江不断来。

今日关河隔千里,相逢何处少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