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唐兴寺(其一)

须应辞职效崔沂,岂合经时直紫微。

领郡尚叨分竹箭,羡君不肯裂荷衣。

高风久已勤山仰,妙语新从得指归。

更待春时稍暄暖,共寻烟坞与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的《过唐兴寺》其一,通过“过唐兴寺”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辞官归隐的赞赏与向往之情。

首句“须应辞职效崔沂”,借用了崔沂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辞官归隐的钦佩和效仿之意。接着,“岂合经时直紫微”一句,以“紫微”象征高位,反问友人为何长时间占据高位而不辞而退,流露出对友人坚守理想、不为名利所动的敬意。

“领郡尚叨分竹箭,羡君不肯裂荷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虽身处高位却仍保持清廉自守的形象,诗人对此深感羡慕。这里“竹箭”和“荷衣”分别象征着官职和简朴的生活,凸显了友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高风久已勤山仰,妙语新从得指归”则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德和智慧,表示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仰,并期待能从友人那里获得指引和启示。

最后,“更待春时稍暄暖,共寻烟坞与苔矶”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暖花开之时,能够与友人一同探索自然美景的愿望,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辞官归隐生活及高尚品德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唐兴寺(其二)

夜契从来耐岁寒,千株路尽见苍官。

旧游还复寻金碧,清梦犹能记玉銮。

喜见云烟生翰墨,随时殽核簇杯盘。

荷公高谊存真趣,不作寻常俗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刘仙卿腊日喜雪(其一)

彻地寒威暖尚遥,岂同春日落还消。

醉翁不道盐并絮,阿母难专池是瑶。

素月交光千里共,丰年为瑞四时调。

腊中三白已堪赏,何况皑皑照此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刘仙卿腊日喜雪(其二)

腊祀祁年瑞雪飘,共知帝力最难消。

无边世界银为阙,不动根荄草变瑶。

人悦自然天意得,时和岂待乐声调。

月娥似更怜鲜洁,清影亭亭彻永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早朝行宫奉呈诸同舍

龙山西转浙江横,宝势岧峣切太清。

照海晓光来阙角,穿花宫漏带潮声。

风生剑佩班初上,雾歇旌旗色更明。

共说中兴似光武,南都赋合继东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