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投上方寺

暝色投荒寺,行盘翠几层。

涧花分积雪,桥月递流冰。

一宿同僧被,孤吟借佛灯。

晓看山下路,湿气满霜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鼎芳的《暮投上方寺》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夜晚景象。首句"暝色投荒寺",以傍晚时分暗淡的光线投射到偏远的寺庙,渲染出一种寂静而荒凉的氛围。"行盘翠几层"则通过行走于层层叠叠的翠绿山峦,展现出山路的曲折与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涧花分积雪,桥月递流冰",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涧中的花朵在积雪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而桥上的月光洒在流动的冰面上,形成了一幅动态而清冷的画面。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敬畏。

"一宿同僧被,孤吟借佛灯",写诗人与僧人共度一夜,只能借着佛灯的微光独自吟唱,流露出孤独与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最后一句"晓看山下路,湿气满霜藤",清晨醒来,诗人看到山路上湿气弥漫,藤蔓上覆盖着霜冻,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清冷和旅途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投宿荒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山中夜晚的静谧与孤寂,以及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寻求慰藉的心境。

收录诗词(87)

吴鼎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晓起

残钟湖上月,杳杳落层岑。

晓色散为水,秋声聚作林。

闲来曾不惯,幽处每相寻。

丛桂南山下,晴香一径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靖祠前晚坐

山翠出村杪,祠前芳杜洲。

孤烟生后暝,双鸟去边秋。

灯影参差水,歌声远近舟。

梅花无复主,曾有暗香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同远士夜坐苏堤

炉熏兼茗碗,清夜只夫君。

渔艇出无绪,僧钟递不分。

次花临水月,先鸟近岩云。

坐冷忘归去,荷衣半藓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小院

小院曾行处,今来不忍行。

是花皆黯淡,有月未分明。

转觉非前事,终怜负此生。

遥波春一片,流恨复流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