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鼎芳的《暮投上方寺》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夜晚景象。首句"暝色投荒寺",以傍晚时分暗淡的光线投射到偏远的寺庙,渲染出一种寂静而荒凉的氛围。"行盘翠几层"则通过行走于层层叠叠的翠绿山峦,展现出山路的曲折与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涧花分积雪,桥月递流冰",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涧中的花朵在积雪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而桥上的月光洒在流动的冰面上,形成了一幅动态而清冷的画面。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敬畏。
"一宿同僧被,孤吟借佛灯",写诗人与僧人共度一夜,只能借着佛灯的微光独自吟唱,流露出孤独与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最后一句"晓看山下路,湿气满霜藤",清晨醒来,诗人看到山路上湿气弥漫,藤蔓上覆盖着霜冻,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清冷和旅途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投宿荒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山中夜晚的静谧与孤寂,以及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寻求慰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