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六馆诸生喜而有作

夙正衣冠坐讲堂,载歌棫朴兴洋洋。

碧梧日上群英合,丹桂风行六馆凉。

野马荡回周礼乐,春蚕缫就汉文章。

陶镕自愧浑无术,校阅宁辞累日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学者罗钦顺在六馆讲学的情景。开篇“夙正衣冠坐讲堂”,展现了一位严谨治学的师者形象,穿着整齐步入讲堂,准备开始授课。接着“载歌棫朴兴洋洋”,以歌声与棫朴(古代乐器)的演奏,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师生情感融洽,精神饱满。

“碧梧日上群英合”一句,以碧绿的梧桐树和升起的阳光象征着学子们汇聚一堂,共同学习成长的景象。“丹桂风行六馆凉”则通过丹桂飘香、微风吹拂,营造出六馆内清幽凉爽的学习环境,暗示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与氛围。

“野马荡回周礼乐”运用比喻手法,将学生们的求知热情比作野马奔腾,生动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春蚕缫就汉文章”则以春蚕吐丝比喻学子们勤奋学习,最终能够创作出如汉代文章般精妙的作品。

最后,“陶镕自愧浑无术,校阅宁辞累日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教学方法的谦逊态度以及对教育工作的热忱投入。他自感在陶冶学生心灵、传授知识方面尚有不足,但为了学生的学业进步,愿意不辞辛劳地进行校阅与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罗钦顺应时应景的教学风采,也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投入和对学生未来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循理冬官公差之赣便道过家

官曹暂入身如客,省檄专承命自天。

驿路年华南雁尽,故园春色小桃鲜。

功名正属三场后,弩矢宁烦百步先。

何处诗怀应更好,郁孤台上俯晴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斋居怀京中旧寮友

残雪凝光竹啸风,斋居那复故人同。

孤吟入夜才偏涩,远道逢春梦忽通。

七日文章惭雾豹,百年踪迹等泥鸿。

也应垂念江湖客,凤沼诗来定几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马汝砺太守还庐州

帆转濡须鼓急挝,儿童骑竹满晴沙。

才倾别酒催行色,便有春风管物华。

云气暖通南省树,茶烟清绕使君衙。

亦知抚字劳心在,留取功名入世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冰蘖为彭中舍乃尊赋

生来不作封侯梦,老去依然赤子心。

千驷景公身易朽,一瓢颜氏乐堪寻。

行藏自喜山林邃,清苦谁知意味深。

欲叩凌阴探药笼,秘方珍重几南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