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石湖

水烟忽上白,渐没青山杪。

不知双桥明,全约一湖小。

山店不成市,入夜人声悄。

弦月忽悠扬,并与西风袅。

交秋已半月,残暑苦未了。

所赖夜气清,聊逭毒热恼。

知心通冥论,矫首凌空窅。

直出飞鸟先,孤云同缥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海珊的《晚渡石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凉的秋夜渡湖图景。首句“水烟忽上白”以轻烟在水面升起,暗示傍晚时分湖面的静谧和微凉。接着,“渐没青山杪”描绘烟雾逐渐融入山间,与青山相融,展现出山水的和谐之美。

“不知双桥明,全约一湖小”写出了湖光山色中桥梁的隐约可见,以及湖面的广阔,给人以视觉上的空间感。接下来的两句“山店不成市,入夜人声悄”,描绘了山中小店的寂静,夜晚来临,人声渐息,更显宁静。

“弦月忽悠扬,并与西风袅”运用比喻,将弦月的摇曳与西风的吹拂相提并论,形象地描绘了月色下的湖面微风轻拂的景象。诗人感叹“交秋已半月,残暑苦未了”,点明季节转换,但暑气仍未消退。

然而,夜晚的清凉气息让人心情舒畅,“所赖夜气清,聊逭毒热恼”,诗人借此逃避酷暑的烦恼。他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入理解和感悟,“知心通冥论,矫首凌空窅”,仿佛与天地对话,超脱尘世。

最后两句“直出飞鸟先,孤云同缥缈”,以飞鸟和孤云为喻,表达诗人独自一人乘船渡湖时的自由自在,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意境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湖的秋夜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凉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

张海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阑干(其一)

秋千容易下斜阳,一带参差蛤粉墙。

有限楼台添曲折,无边风月要关防。

屏山春锁红鹦鹉,栋井宵迷绿凤凰。

卷起珠帘三十六,有人背手绕回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阑干(其二)

罗袜无声下玉阶,碧纱窗下小徘徊。

尽工宛转和愁倚,不断连环放梦来。

曲曲重门通隐约,弓弓步屟费疑猜。

闲庭尽日凭谁扫,随意春痕渍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严濑

故人极富贵,先生恒守贞。

坐钓澹众虑,非沽高尚名。

我今返旧庐,澄波濯尘缨。

山共莫相笑,泷水知予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归咏

我来定海游,不唾定海井。

晨衙炯周防,夕柝集深省。

孤傲笑难降,参咨恧多幸。

晶晶海色澄,斤斤军行整。

山光入北牖,仿像羲皇境。

衰眊怪善忘,老懒苦便静。

遗响流逵鸿,遁迹随野黾。

还往桂花时,弥年信俄顷。

忆昨飓母飞,摧绝估樯影。

急雨倾天河,十日余凉冷。

才觉宿疾廖,且喜尘事屏。

无睡神亦恬,微吟宵转永。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