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郊诗

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

三日公不出,其民蹙然愁。

一闻车马音,从者如云浮。

吾问郓之人,无乃失业不。

云惟安其业,然后乐其休。

乐郊何所有,胡不考公诗。

有山在其东,有水出逶夷。

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

俯仰迷上下,朱栏映清池。

草木非一种,青红随四时。

其馀虽琐屑,处置各有宜。

乐郊何以名,吾为本其意。

自古贤哲人,所存非一世。

当时偶然迹,来者因不废。

郓非公久留,公去民孰赖。

此亭公所登,此树公所憩。

俾民百年思,岂取一日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乐郊诗》,通过对乐郊的描绘,展现了公侯对百姓福祉的重视和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诗中通过描述乐郊的山水景致、公共设施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反映出欧阳修对于社会和谐与人民快乐生活的理想追求。

首句“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点明了主题,乐郊的快乐源于跟随公侯出游的机会。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公侯三天不出,百姓的忧虑,表达了对官员勤政爱民的赞美。当公侯出行,百姓欢腾,如同云彩般聚集,显示出民众对官员的认可。

诗人询问郓地百姓是否因公侯不在而失业,得到的回答是只有在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后,才能享受闲暇的快乐。这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与休闲关系的理解,认为稳定的职业是快乐的基础。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绘了乐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设施,强调了其宜人的环境和丰富的活动。他以“乐郊何以名,吾为本其意”总结,指出乐郊之名源于公侯的仁政理念,这种理念超越了一时,对后世仍有深远影响。

最后,诗人提到公侯虽然未久留,但他的贡献和影响会长久存在,乐郊的亭台树木成为后人怀念的对象,提醒人们铭记公侯的德行,而非仅为一时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乐郊的景象,寓言了欧阳修对于理想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典范的推崇,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乐哉襄阳人送刘太尉从广赴襄阳

嗟尔乐哉襄阳人,万屋连甍清汉滨。

语言轻清微带秦,南通交广西峨岷。

罗縠纤丽药物珍,枇杷甘橘荐清樽。

磊落金盘烂璘璘,槎头缩项昔所闻。

黄橙捣齑香复辛,春雷动地竹走根。

锦苞玉笋味争新,凤林花发南山春。

掩映谷口藏山门,楼台金碧瓦鳞鳞。

岘首高亭倚浮云,汉水如天泻沄沄。

斜阳返照白鸟群,两岸桑柘杂耕耘。

文王遗化已寂寞,千载谁复思其仁。

荆州汉魏以来重,古今相望多名臣。

嗟尔乐哉襄阳人,道扶白发抱幼孙。

远迎刘侯朱两轮,刘侯年少气甚淳。

诗书学问若寒士,樽俎谈笑多嘉宾。

往时邢洺有善政,至今遗爱留其民。

谁能持我诗以往,为我先贺襄阳人。

形式: 古风

仙草

世说有仙草,得之能隐身。

仙书已怪妄,此事况无文。

嗟尔得从谁,不辨伪与真。

持行入都市,自谓术通神。

白日攫黄金,磊落拣奇珍。

旁人掩口笑,纵汝暂欢忻。

汝方矜所得,谓世尽盲昏。

非人不见汝,乃汝不见人。

形式: 古风

代书寄尹十一兄杨十六王三

并辔登北原,分首昭陵道。

秋风吹行衣,落日下霜草。

昔日憩巩县,信马行苦早。

行行过任村,遂历黄河隩。

登高望河流,汹汹若怒闹。

予生平居南,但闻河浩渺。

停鞍暂游目,茫洋肆惊眺。

并河行数曲,山坡亦萦绕。

罂子与山口,呀险乃天灶。

秤钩真如钩,上下欲颠倒。

虎牢吏当关,讥问名已告。

荥阳夜闻雨,故人留我笑。

明朝已高尘,輤车引旌纛。

传云送主丧,窀穸诣坟兆。

后乘皆辎軿,轮毂相辉照。

辟易未及避,庐儿已呵噭。

午出郑东门,下马仆射庙。

中牟去郑远,记里十馀堠。

抵牟日已暮,仆马困米槁。

渐望阊阖门,崛若中天表。

趋门争道入,羁鞅不及掉。

浪墥游九衢,风埃叹何浩。

京师天下聚,奔走纷扰扰。

但闻街鼓喧,忽忽夜复晓。

追怀洛中俊,已动思归操。

为别未期月,音尘一何杳。

因书写行役,聊以为君导。

形式: 古风

代鸠妇言

斑然锦翼花簇簇,雄雌相随乐不足。

抱雏出卵翅羽成,岂料一朝还反目。

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

古来有盛必有衰,富贵莫忘贫贱时。

女弃父母嫁曰归,中道舍君何所之。

天生万物各有类,谁谓鸟兽为无知。

虽无仁义有情爱,苟闻此言宁不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