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苗时中子君运判亭溪道中双白猿

雪白霜猿久已灵,江山但觉有馀清。

优游此地不常出,皎洁一身能自明。

高挂岂知神气王,仰看谁为骨毛惊。

因吟佳句成遗恨,安得风前闻啸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白霜猿在江山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猿猴的灵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首句“雪白霜猿久已灵”直接点明了猿猴的洁白与灵性,暗示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接着,“江山但觉有馀清”一句,以江山为背景,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同时也映射出猿猴生活的环境之美好。

“优游此地不常出”描绘了猿猴在特定环境中的悠闲生活,它们似乎对周围的世界有着超然的理解,不常外出,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而“皎洁一身能自明”则进一步赞美了猿猴的纯洁与自我认知的清明,它们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自然与内心的纯净。

“高挂岂知神气王,仰看谁为骨毛惊”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猿猴置于一个更加神秘、超脱的境界,它们仿佛是自然界的守护者,拥有某种超凡的力量,却又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醒。这里不仅赞美了猿猴的特质,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敬仰。

最后,“因吟佳句成遗恨,安得风前闻啸声”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见猿猴啸声的遗憾,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猿猴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命和谐以及内心纯净的追求与赞美。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子骏郎中清江道中

缭绕川原又载驰,人情风物共依依。

胶舟野水涸将尽,捲雨岭云寒不飞。

岂惮长途劳使传,尚寻清景扣禅扉。

前山次第看梅发,剩带新年春色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赴辟利台吕少蒙运判以诗回赠依韵谢之

随和箧笥号藏珍,物理求多渐失真。

骐骥已胜千里足,鹪鹩才寄一枝身。

自怜蹭蹬居前秕,岂意蹉跎接后尘。

穷达圣贤知有分,不同非望泽中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岑岩起莫轩

闻在幽轩隐使华,合归清望戴重纱。

手持温诏方行道,堂有慈亲即是家。

得意乡山频上看,异时蓬岛合重誇。

登临强欲留诗句,苦恨风骚力未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文与可知洋州

何事年年拥使麾,放身閒处避危机。

为思清汉还重去,犹厌承明未肯归。

天上荣途方策足,林间轻霭尚沾衣。

区区斥鴳宁能啸,只得蓬蒿自在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