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梅圣俞问隐

圣俞一幅书,间我小隐居。

小隐讵有异,筑室数亩馀。

岩壑不峻崒,田园非美腴。

所欲近丘墓,岁时来扫除。

先人梦读史,尊道本圣徒。

绝笔于此诗,子孙无忽诸。

刻石置中堂,且使过者趋。

题榜为服训,义取铭盘盂。

后岭双松亭,径术何逶迂。

下临富春渚,万象生有无。

东偏作草舍,可以施琴壶。

门前碧塘水,万本栽荷蕖。

风来触香气,长著人衣裾。

澄水泱泱流,黍稻可勿枯。

柔桑及美果,种广莫记株。

涧草不识名,野禽多异呼。

坐此易岁晏,自与人世疏。

在昔东陵侯,瓜垄犹亲锄。

杨恽谢九列,种豆南山隅。

余尝有此志,来者安敢诬。

诛茅实张本,解组当后图。

是时考槃赋,从我者骓欤。

近来傅越石,趣尚若不殊。

傥闻丘樊往,不顾升斗储。

如君美才具,日月升云衢。

安敢预招挽,粗自陈其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绛对好友梅圣俞询问隐居生活的回答。诗中描述了作者理想中的隐居生活,虽地处平缓的山岩和普通的田园,但靠近丘墓,便于祭扫先人。他强调了对历史和道德的尊重,以及对后代子孙的期望,希望他们能铭记祖先的教诲。

诗中提到的“后岭双松亭”和“碧塘荷花”等景致,展现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作者还表达了自己对农耕和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如种植蔬果、读书抚琴。同时,他以东陵侯和杨恽为例,表明自己也有过躬耕之志,并期待有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归隐。

最后,诗人谦虚地表示不敢主动邀请朋友,只是诚挚地表达了自己的隐居想法,期待对方的理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画卷。

收录诗词(10)

谢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诗人,六部侍郎。以父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进士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汝阴知县(今属安徽)

  • 籍贯:浙江富阳
  • 生卒年:994-1039

相关古诗词

联句

古木含清吹,池上增晚凉。

余怀本达旷,联此傲羲皇。

孤鸥可与狎,幽岸足以觞。

幸有彭泽酒,便同永嘉堂。

潘生起为寿,王子齐陈章。

林端见新月,草际闻寒螀。

照水萤影乱,拂筵蓼花香。

徘徊恋嘉境,坐使归兴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诉衷情令.宫怨

银缸夜永影长孤。香草续残炉。

倚屏脉脉无语,粉泪不成珠。双粲枕,百娇壶。

忆当初。君恩莫似,秋叶无情,欲向人疏。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夜行船.别情

昨夜佳期初共。鬓云低、翠翘金凤。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转、眼波微送。

草草不容成楚梦。渐寒深、翠帘霜重。相看送到断肠时,月西斜、画楼钟动。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菩萨蛮.咏目

娟娟侵鬓妆痕浅。双眸相媚弯如剪。一瞬百般宜。

无论笑与啼。酒阑思翠被。特故瞢腾地。

生怕促归轮。微波先注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