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厂

西江江路长,流水从天泻。

触石成滩泷,怒涛终日骂。

贾客从西还,十船九不下。

幸越鬼门关,免作瓮中鲊。

关津凡几处,虎吏沿江把。

国课敢不输,税尝倍其价。

一语不肯酬,动即遭絷打。

临流坐长叹,血泪随风洒。

旁人向客笑,客恨何为者。

不闻孟氏言,今之为关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商人穿越险峻的西江江路时所面临的种种艰难与挑战。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以及商人们在面对官府苛捐杂税、官吏盘剥时的无奈与痛苦。

首句“西江江路长,流水从天泻”开篇即勾勒出西江江路的漫长与水流的奔腾不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触石成滩泷,怒涛终日骂”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流水以情感,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在遇到岩石时形成的湍急瀑布,仿佛在怒吼和责骂,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紧张气氛。

“贾客从西还,十船九不下”点出了商人在西江江路上的艰难处境,十艘船中有九艘无法顺利返回,暗示了旅途的凶险与困难。接下来,“幸越鬼门关,免作瓮中鲊”一句,表达了越过鬼门关后,商人们得以逃脱被当作囚犯的命运,隐含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关津凡几处,虎吏沿江把”描绘了沿途关卡众多,官吏严苛盘查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压迫。而“国课敢不输,税尝倍其价”则揭示了商人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的险阻,还要承受高额税收的重压,体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一语不肯酬,动即遭絷打”表现了商人们在面对官吏的勒索时的反抗与无奈,即使一句话都不肯回答,也可能遭到殴打,进一步凸显了社会的不公与残酷。

“临流坐长叹,血泪随风洒”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商人们面对江水,不禁长叹,泪水与血滴随着风飘散,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悲愤与绝望。最后,“旁人向客笑,客恨何为者”通过旁观者的笑声反衬出商人的痛苦,而“不闻孟氏言,今之为关也”则借古喻今,暗指即便是在古代,关卡的存在就已饱受诟病,如今依旧如此,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明代商人在西江江路上所遭遇的种种苦难,以及他们面对不公与压迫时的无奈与抗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舟作

柳叶杨枝刺眼新,天涯归客又逢春。

风尘扰扰此何世,江海悠悠一倦人。

有口但宜饮美酒,无才不必役閒身。

孤舟明月桃花水,欲逐渔郎去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酌酒与客效唐伯虎

枇杷花下一樽开,劝子无归但举杯。

白日即看又西逝,大江那得更东回。

半生徵逐徒为尔,千古英雄安在哉。

何似曲生风味好,送侬愁去送欢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访邓玄度先生于濠上客舍别后以诗见寄次韵

几载想思烟水长,何来孤棹碧溪旁。

论交心恨覆翻手,玩世游兼内外方。

醉后风雷生短剑,诗成云汉在行囊。

却怜白雁尊前度,悽断江城此夜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为玄度寿母(其一)

铢衣摇曳紫烟新,笑指桃花又一春。

子是玉皇香案吏,身为金母贝宫人。

书传南岳云中鹤,脯擘西垠野外鳞。

曾共麻姑话沧海,扳舆先避洛阳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