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菖杏春风后,茅茨野水头",写出了春风吹过菖蒲和杏花开放的季节,诗人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临近野外流水之处,环境宁静而自然。"晴云弄色蔼林丘",晴空中的云彩变幻着色彩,给山林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情趣。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京县民无赋,郊田岁有秋",希望京城地区的百姓无需承受沉重的赋税,乡村的农田能丰收,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关怀。最后,"明朝去学种瓜侯,身世寄菟裘",诗人决定效仿古代隐士,明朝起学习种瓜为生,将自己的一生寄托在这田园生活中,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浮华的淡泊。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含哲理的田园诗,通过景物描写和生活理想,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