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远画删去杨妹子题惧庵以余为俗

平生看画真模糊,一字不识之与无。

家藏古笔虽马远,两行细字其谁乎。

惧庵先生画中杰,一见心神便飞越。

凭陵大叫寻品题,俗眼谓余那认得。

九皋看马将无同,岂在牡牝玄黄中。

看画且须论画外,妇人软语徒匆匆。

牝鸡晨鸣家国丑,老夫此眼真俗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马远画删去杨妹子题惧庵以余为俗》。诗中表达了对一幅被删去题跋的马远画作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首句“平生看画真模糊,一字不识之与无”,诗人自谦自己对画作的理解并不深入,甚至有时连题字都未能辨识。接着,“家藏古笔虽马远,两行细字其谁乎”两句,诗人提到家中收藏的马远画作,但因字迹细微,难以辨认,流露出对画作细节的遗憾。

“惧庵先生画中杰,一见心神便飞越”表明惧庵先生的画作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能触动心灵深处。然而,“俗眼谓余那认得”则表达了外界对诗人欣赏画作能力的质疑,认为他无法识别画中的高妙之处。

“九皋看马将无同,岂在牡牝玄黄中”通过类比,指出欣赏画作不应仅局限于表面的描绘,而应深入理解画作背后的寓意和情感。接下来,“看画且须论画外,妇人软语徒匆匆”强调了深入解读画作的重要性,批评了肤浅的评价方式。

最后,“牝鸡晨鸣家国丑,老夫此眼真俗否”以“牝鸡晨鸣”比喻错误的引导或误导,警示人们不应轻易否定自己的判断,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眼光的自信,认为自己并非俗人。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被删去题跋的马远画作的感悟,探讨了艺术欣赏的深度与广度,以及个人见解的价值,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审美观和批判精神。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玉川画

江西老丁天造深,一树一石皆有法。

忽然得此奇人图,天下良工吾久瞎。

皴如马远翻老苍,势比董源还峭拔。

芾乎维乎空有名,谁能写此水两峡。

中间兀坐忽两翁,白发溪风若飘飒。

一人古貌而古裳,一人不巾而不袜。

欣然欲问此老谁,老丁已死谁能答。

我闻古亦有至人,非圣非愚亦非达。

茫乎蒙乎无所取,一兮混兮而不杂。

娄卷膻行已笑虞,非仁非义似嗤发。

世间万事只土块,何物斗筲堪用伐。

伊人石户岂其徒,不然亦是王与齧。

子州支父当佳哉,壶丘子林那易得。

世人固不知此流,许由巢父徒高节。

吮痈舐痔术已工,侈然秣马丹其辙。

痴奴老仆誇豪雄,达士先生殊不屑。

此波已倒虽莫收,钝牛未死犹堪策。

老丁老丁尔何人,世上小儿真豕虱。

形式: 古风

琼林宴归图

永清有仆双赤足,手持一画刚五幅。

自云此是琼林图,一幅主公真面目。

琼林宴罢醉归来,十里香尘马蹄速。

一日看尽长安花,柳汁宫袍春正绿。

望中隐隐宫阙深,万片綵云人一笏。

人间万事岂足荣,进士出身良可录。

进士出身良可录,台阁阿衡俱此卜。

从容一代真明良,万古朝堂正都咈。

人臣为报当何如,盛治岂容前史独。

愿言一拜各勉旃,稷契皋夔幸毋惑。

形式: 古风

夏太常画猫

花竹蒙茸太湖畔,细细东风春欲转。

老狸明月睡正酣,玉漏无声夜将半。

乾坤万物理不诬,买鱼底用深相呼。

人间坐镇自雅俗,翻盆倒瓮何时无。

君不见一菜谁甘论藜藿,猛虎在山非自恶。

形式: 古风

钟钦礼画牛

东风渺渺平原绿,几鼻浮江春带犊。

短蓑耕罢一犁归,数亩山陂雨初足。

薄田我亦耕定山,六角未能终日閒。

一笑还寻饮牛处,夕阳疏柳前溪湾。

君不见江山万古驱牛样,用则耕田閒则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