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侬歌(其三)

夙昔幽闺性,冶游持自惑。

旦夕三千里,不复作颜色。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李攀龙之手,名为《懊侬歌(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因受到外界诱惑而心生迷惑的情景。诗的开篇“夙昔幽闺性”,点明了女子原本的生活状态——生活在封闭的闺房之中,过着宁静而内敛的日子。接着,“冶游持自惑”一句,揭示了女子在外界诱惑面前内心的动摇与挣扎,她开始对以往的生活产生怀疑和困惑。

“旦夕三千里,不复作颜色”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在情感波动中的巨大变化。原本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仿佛在瞬间跨越了遥远的距离,她的容颜和心境都随之黯淡无光。这不仅是一种外在形象的变化,更深层地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动荡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人性在面对诱惑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这种变化对个体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李攀龙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这一主题,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懊侬歌(其四)

长江得春风,使帆如使马。

朝发牛渚矶,暮宿白门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马]韵

神弦歌三首(其一)宿阿曲

天门詄荡荡,地户郁沈沈。

真官下云中,窈窕从苏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神弦歌三首(其二)道君曲

中庭有树,其实诩诩。道君出入,先以风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麌]韵

神弦歌三首(其三)圣郎曲

梧桐何翼翼,凤凰何将将。

左坐青溪姑,右坐白石郎。

姑自翳瑶草,郎自命椒浆。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