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儿童为山简歌

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䍦。

举鞭向葛强,何如并州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公——即山简,一位魏晋时期的名士,在襄阳高阳池游玩的情景。山简饮酒豪放,不拘小节,表现出魏晋时期文人崇尚的放旷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山公出何许”,开篇以疑问句式引出山公的行踪,暗示其身份不凡,游历广泛。“往至高阳池”点明地点,高阳池是襄阳一处著名的水景,此处山公的活动地点,为后文展现其豪迈形象埋下伏笔。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描述了山公饮酒至深夜,醉态可掬,甚至在归途中都浑然不知的状态。这不仅展现了他饮酒之豪,更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自由、放纵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䍦”,进一步描绘山公醉酒后的状态,虽已醉得不省人事,但仍能骑马,且头戴白接䍦,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山公虽醉但仍有风度的形象,体现了魏晋名士的风雅与不羁。

“举鞭向葛强,何如并州儿”,最后两句通过山公向葛强举鞭询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并州儿(并州是当时北方的一个地区,这里泛指北方的豪杰)的敬仰之情。这不仅展现了山公的豪情与自信,也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之间相互欣赏、互相推崇的文化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刻画,展现了山公作为魏晋名士的豪放性格和独特魅力,以及那个时代文人崇尚的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郡民为邓攸歌

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时人为阮修歌

长安教书罢,洛阳卖卜来。

百钱系杖头,能使世人解。

形式: 古风

吏为郭颐刘聪歌

我有贤后。能任玄明。政理人殷。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