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得月池上瞻望南岳”为题,由明代诗人冯昌历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得月池畔,仰望南岳的情景,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自然美景与人类追求之间的深刻思考。
首句“浮世光阴几百年”,诗人感叹于世事如浮云般短暂,时间仿佛在几百年间匆匆流逝,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有人无计问青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暗示了人们面对时间的流逝,往往感到无力和困惑,无法找到答案或解决方法。
“开池本为留明月”,这句诗转而描述了人为创造美好事物的意图。诗人想象着开凿池塘是为了留住明亮的月亮,象征着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永恒的渴望。然而,“只是双轮不住鞭”,却揭示了这种努力的徒劳。这里的“双轮不住鞭”可能暗喻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即使人们费尽心力去留住美好,最终也无法阻止时间的推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时间、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它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时间不可逆转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