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何允泓的《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其三)》表达了对亡友徐子元晦深深的哀悼之情。首句“能以风流和友声”,赞扬了徐子元晦的风雅与友情,他的存在曾为诗人带来欢乐与共鸣。然而,“转于峭独见交情”则暗示了在徐子去世后,这份友谊显得更加珍贵,因为孤独中更能体现深厚的友情。
接下来的两句“即看涕唾千金重,不分头颅片羽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徐子的敬仰和失去他的悲痛。他认为,即使是最微小的纪念物,如徐子的涕唾,也如同千金般珍贵,而自己的生命与头颅相比之下都显得轻如鸿毛,表达了对逝者的无比怀念。
“柳市莺花悲侠少,兔园膏火泣书生”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柳市的莺花因徐子的离世而为之悲鸣,读书人面对此景更是痛哭流涕,寓言了徐子的早逝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
最后,“帷堂一哭知多少,谁把深心仔细评”表达了诗人对悼念之情的深度和广度的感慨,帷堂中的哭泣人数众多,但谁能真正理解他们对徐子的深深哀思呢?这是一首深情而又沉痛的挽歌,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失去知己的无尽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