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题为《杏庭》。诗中描绘了临川饶孟持所居西轩中的一株百年老杏,虽历经兵火而不衰,诗人对此表达了深深的感慨与敬意。
首句“结构非壮丽,可以乐晨昏”,点明了杏树所在环境的朴素,却能给人以日常生活的安宁与快乐。接着,“仰荫百年树,深蟠千岁根”描绘了杏树的古老与深厚根基,体现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粲粲朱葩敷,离离青子繁”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杏花的鲜艳与果实的茂盛,不仅色彩鲜明,而且寓意着生命的繁衍与延续。“秀出风烟表,润含雨露痕”则进一步赞美了杏树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生机与活力,如同大自然的恩赐。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而是将视角转向了战乱背景下的社会现实:“戎马方纵横,境内悉崩奔。桃李摧为薪,荆棘翳高门。”这里通过对比桃李被摧残与杏树的坚韧,反映了战争对美好事物的破坏,以及和平生活的重要性。
接下来,“荣华谅难恃,尚见文献存”表达了对物质繁荣难以持久的思考,强调了文化传承的价值。诗人并未因此而放弃希望,反而提出了自己的态度:“未拟匡山田,讵论曲江园。读书弦素琴,命客置芳尊。”
最后,“永言益封植,祖德慎无谖”表达了诗人对杏树的持续关注与保护,以及对祖先美德的铭记与传承。整首诗通过描绘杏树的生长与变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平、文化传承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