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三)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

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

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

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春天的美景让你白发增添光彩,不妨靠着绿色的植物,依偎在红花旁。
青丝少女催促你走出房间,她的发髻上装饰着金色细线,喝着斟满的美酒。
睡醒后,鸳鸯和燕子在空中飞翔,门前的沙滩温暖而泥土湿润。
画楼中的人们在享受夜晚的音乐舞蹈,月光下花影摇曳,歌声飘过柳树边的微风。

注释

春色:春天的景色。
饶:增添。
白发:白发。
不妨:不妨碍,何妨。
倚绿偎红:靠着绿色植物,依偎在红花旁。
翠鬟:青丝少女。
催唤:催促。
房栊:房间。
金缕窄:金色细线装饰。
蘸甲宝杯浓:斟满的美酒。
睡起:醒来后。
鸳鸯飞燕子:鸳鸯和燕子飞翔。
沙暖泥融:沙滩温暖,泥土湿润。
画楼人:画楼中的人们。
玉西东:指乐器或音乐。
舞低花外月:舞蹈低回直到月落。
唱澈:歌声穿透。
柳边风:柳树边的微风。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醉酒赏景的画面。"春色饶君白发了",诗人以春风轻拂白发,暗示时光流转,即使年华老去,仍被春色所吸引。"倚绿偎红"则形象地写出在美景中沉醉,倚靠在翠绿的植物和娇艳的花朵旁。"翠鬟催唤出房栊",描述了侍女的呼唤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唤诗人出门欣赏春光。

"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通过描绘衣饰的华丽和饮酒的豪情,展现了词人的闲适生活和宴饮之乐。"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鸳鸯戏水,燕子穿梭,门前沙地温暖湿润,象征着生机盎然。

"画楼人把玉东西",写出了画楼中的欢歌笑语,人们手持美酒,尽情歌舞。"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以月光洒落花丛,歌声随风飘荡,营造出一片欢乐、醉人的夜晚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词人的闲适生活,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辛弃疾的词作,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细腻的情感流露,这首《临江仙·其三》便是如此。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

醉帽吟鞭花不住,却招花共商量。

人生何必醉为乡。从教斟酒浅,休更和诗忙。

一斗百篇风月地,饶他老子当行。

从今三万六千场。青青头上发,还作柳丝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一)

祗恐牡丹留不住,与春约束分明。

未开微雨半开晴。要花开定准,又更与花盟。

魏紫朝来将进酒,玉盘盂样先呈。

鞓红似向舞腰横。风流人不见,锦绣夜间行。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簪花屡堕戏作

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

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

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七)

冷雁寒云渠有恨,春风自满余怀。

更教无日不花开。未须愁菊尽,相次有梅来。

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

青山却自要安排。不须连日醉,且进两三杯。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