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读儒林传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正学原非阿世材”一句开篇,表达了对正道学问的坚持与对迎合世俗的反感。接着,“可堪辕叟老难回”一句,以“辕叟”这一形象,比喻坚守正道之人年岁已高,难以改变世风,暗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司空城旦书何用”一句,引用了古代刑罚制度中的“城旦”一词,意指在城墙筑造中服苦役的犯人,此处借以比喻读书人被束缚于繁琐的科举制度之中,失去了自由和创造力。最后,“莫怪公孙侧目来”一句,以“公孙”典故,暗示那些因坚守正道而受到排挤的人,不必为他人的误解或敌视感到奇怪或惊讶,体现了诗人对于坚持真理者遭遇不公的同情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教育体制和社会风气的反思,以及对正直之士遭遇的同情与共鸣,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