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缭绕回文机上丝。沈吟本事卷中词。

一般心绪少人知。

花坞云迷莺唤破,蒜?风急燕归迟。

而今况不似当时。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纱》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吴昌绶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中的情感画卷。

首句“缭绕回文机上丝”,以“回文机”这一古代织物技术的象征,巧妙地隐喻了情感的复杂与曲折,如同织机上的丝线般缠绕交织,难以言说其深意。次句“沈吟本事卷中词”,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回味,仿佛在阅读一本承载着丰富情感故事的书籍,每一页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一般心绪少人知”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独特与孤独,暗示了在纷繁的世界中,真正能够理解自己情感的人寥寥无几。接下来,“花坞云迷莺唤破,蒜?风急燕归迟”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花坞中云雾缭绕,莺鸟的啼声穿透云层,显得格外清晰;而蒜?(蒜瓣)风急,燕子归巢却显得迟缓,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现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

最后,“而今况不似当时”一句,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脉络,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情境已不再如往昔那般美好或相似,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浣溪纱》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下现实的感慨,语言含蓄而富有意境,是晚清至近现代初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124)

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屡乞人作双照楼图,终未惬心。有以杜陵女史仇氏画幅赠者,庭宇邃深,溪山明瑟,恍然若有所感,其尘外之仙都欤,抑意中之幻境欤。伊昔芸台模碑,近段清晖之本;桐阴写照,远徵实父之图。年祀旷绝,景物不殊,心灵渺绵,光采若接。辄因旧迹,被以新题。津门旅馆,补成此解,寄吾妇,书之帧首。偕隐之愿,未知何日能偿,相祷相蕲,盍以斯图为息壤乎

记图中、楼阁是耶非,仙乡忆前游。

有诗舫清幽,琴闺姝丽,粉墨痕留。

重来玉人无恙,画稿漫添修。

双照媚春影,纤月如钩。

却讶簪花娇女,为谁工点缀,缣素风流。

把芳怀托付,此意尽绸缪。

怅天涯、柳眠莺老,倚回阑、凝望损湘眸。

催料理、早携镜槛,同熨香篝。

形式:

双调望江南.四月廿一梦中作。韦相去年今日词意,仿佛似之

江南忆,惆怅望齐门。

烟水迷茫衔落照,楼台层叠聚香痕。春事共谁论。

花间约,辛苦种愁根。

留住朱颜揩粉镜,挥残红泪涴芳尊。惜别黯销魂。

形式:

清平乐

隔帘花影。笑索新妆靓。才说将离犹未定。

怨煞鲤鱼风紧。暗潮流梦无痕。别来谁与温存。

愁对蕉屏兰烬,天涯一样黄昏。

形式:

浣溪纱.得闺书人,漫赋

和梦和愁过一春。金钱排日卜行人。

樱桃花发绿窗新。

离绪细于丝雨织,旅怀乱比远山皴。

谢他三十六红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