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

暗帘吹雨,怪西风梧井,凄凉何早。

一寸柔情千万缕,临镜霜痕惊老。

雁影关山,蛩声院宇,做就新怀抱。

湘皋遗佩,故人空寄瑶草。

已是摇落堪悲,飘零多感,那更长安道。

衰草寒芜吟未尽,无那平烟残照。

千古闲愁,百年往事,不了黄花笑。

渔樵深处,满庭红叶休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暗中帘幕被风雨吹动,西风提早带来梧桐井的凄凉。
镜中的霜痕惊现我衰老的容颜,一寸柔情却如千万缕思绪。
大雁的身影穿越关山,秋虫在庭院中鸣叫,勾起新的思绪和情感。
湘水边遗失的佩饰,旧友只能空寄瑶草以表思念。
已是落叶纷飞令人悲伤,漂泊不定心中充满感触,更何况还要面对长安的路。
衰草寒芜的景色吟唱不尽,无尽的平烟残照更添忧郁。
千年的闲愁,百年的过往,都无法消解黄花的嘲笑。
在渔夫樵夫隐居之处,满院的红叶就让它静静地铺着吧。

注释

暗帘:形容深色的窗帘。
吹雨:被风吹动的雨。
西风:秋季的风。
梧井:梧桐树下的井。
霜痕:镜子上的霜迹。
惊老:让人惊觉岁月流逝。
雁影:大雁的身影。
蛩声:秋虫的鸣叫声。
湘皋:湘水边。
瑶草:象征美好的草。
摇落:凋零。
长安道:长安的道路。
无那:无奈。
平烟残照:傍晚的平和烟雾与夕阳。
黄花:菊花。
笑:嘲笑或讽刺。
渔樵:打渔砍柴的人。
红叶:秋天的红叶。

鉴赏

这首词作是王易简的《酹江月·念奴娇》,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愁绪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暗帘吹雨,怪西风梧井,凄凉何早。" 这四句描绘了一个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西风吹过古井,带来了异常的凄凉感,似乎时间流逝得太快。

"一寸柔情千万缕,临镜霜痕惊老。" 诗人通过对往昔爱情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和悲凉。

"雁影关山,蛩声院宇,做就新怀抱。" 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大雁掠过山川、蟋蟀鸣叫于庭院,表达了自己新的心绪和对生活的期待。

"湘皋遗佩,故人空寄瑶草。" 诗中提及的“湘皋遗佩”象征着过去美好的记忆,而“故人空寄瑶草”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旧友无法相见的无奈。

"已是摇落堪悲,飘零多感,那更长安道。" 这里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树木凋敝、叶落成堆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和往昔欢乐的深切怀念。

"衰草寒芜吟未尽,无那平烟残照。" 诗人借“衰草”和“寒芜”形容秋天的萧索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往事的无限感慨。

"千古闲愁,百年往事,不了黄花笑。" 这句词通过“千古闲愁”、“百年往事”及“不了黄花笑”,概括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个人小小情愫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悲凉。

"渔樵深处,满庭红叶休扫。" 诗末以渔樵深藏于山林,庭院落叶如火,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与自己情感世界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尘世纷扰的一种超然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愫与大自然之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22)

王易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旧菊篱边又开了,故人天际未归来。

形式: 押[灰]韵

玉楼春.闻笛

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

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

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

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朝中措

画眉人去掩兰房。金鸭懒薰香。

有恨只弹珠泪,无人与说衷肠。

玉颜云鬓,春花夜月,辜负韶光。

闲看枕屏风上,不如画底鸳鸯。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风流子

东风长是客,帘栊静、燕子一双飞。

看花坞日高,翠阴护晓,柳塘风细,绿涨浮漪。

肠断处,渭城春树远,江国暮云低。

芳径听莺,暗惊心事,画檐闻鹊,试卜归期。

小楼凝伫地,疏窗下,几度对说相思。

记得菱花交照,素手曾携。

有新恨两眉,向谁说破,芳心一点,惟我偏知。

休为多情瘦却,重有来时。

形式: 词牌: 风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