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粤中诸公(其二)

瘴海氛多晓亦寒,维舟更识主恩宽。

放怀到处青山外,幽梦那知白日残?

别酒闻歌还障袂,除书拭目听弹冠。

人间薏苡容身易,天汉风波把舵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别粤中诸公(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别广东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与深刻感悟。

首联“瘴海氛多晓亦寒,维舟更识主恩宽”,开篇即以“瘴海”点明岭南地区湿热、气候恶劣的特点,清晨的寒意仿佛也暗示着离别的凉薄。诗人乘船而行,不仅感受到自然环境的艰苦,更在心中领悟到主君的宽厚与仁慈,表达出对君王的感激之情。

颔联“放怀到处青山外,幽梦那知白日残?”转而抒发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坦荡,便能超越眼前的困境,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诗人通过梦境的比喻,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白日消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

颈联“别酒闻歌还障袂,除书拭目听弹冠。”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歌声飘扬,却因即将分别而感到伤感,用手遮掩眼眶以掩饰泪水。同时,他也在阅读诏书,准备辞官归隐,内心充满了矛盾与不舍。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尾联“人间薏苡容身易,天汉风波把舵难!”以薏苡为喻,薏苡虽小,却能容身,象征着在人间寻找容身之所相对容易;而“天汉风波把舵难”则形象地描绘了在广阔天地间驾驭命运的艰难。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人生不易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宿五羊驿

细雨鸣鸠石路迟,苍茫水树共依依。

好山可惜云藏半,古砌空闲客到稀。

列炬自应投照乘,踏春何用问渔矶?

停桡不少迷津者,独幸风波一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舟行有感

孤帆远浦暮云低,海祲遥连望眼迷。

滴尽春愁三日雨,叫残香梦五更鸡。

喜看赤日经黄道,却爱青山转碧溪。

此际黄冠应底事,天恩曾许谒夷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谢参知陈、少参梁联樯为送,尽境始别(其一)

东泛江流逆更狂,宪旌千里送归航。

百年义重看云外,匝月情同去水长。

楚粤天分伤把袂,舟车地迥动离觞。

应知意气凌今古,便到蓬莱亦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谢参知陈、少参梁联樯为送,尽境始别(其二)

道远情劳客散时,双旌何事又相迟?

珠江共楫凌江返,宦海同缘别海悲。

胜境相携伤去住,联舟唱和惜分离。

骊驹歌罢家何处,直借高风到嵎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