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衡阳谢令札请改南游之棹于明年

未有昌黎锐,犹然阻望云。

梦随彭蠡鸟,先谒洞庭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得衡阳谢令札请改南游之棹于明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首句“未有昌黎锐”,以唐代文学家韩愈(字昌黎)的锐气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自省与反思,暗示自己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可能还缺乏足够的决心和勇气。

“犹然阻望云”一句,通过“阻望云”的形象描绘,既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和阻碍时的无奈与苦闷,也暗含了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云在这里象征着未知的世界和心灵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探索的渴望。

“梦随彭蠡鸟,先谒洞庭君”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想象,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界的物象之中。彭蠡和洞庭都是中国著名的湖泊,这里借指诗人梦想中的远方或理想的境界。通过“梦随”和“先谒”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梦境中已经踏上了追寻理想之路,并且已经与心中的理想国度建立了联系。这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也反映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远方和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的态度。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感怀

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

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

其或不然者,天地且胥沉。

是以子孟子,苦口距诐淫。

斯人方寸地,治乱所侵寻。

奚止中流壶,区区千黄金。

自从炎汉后,二千年于今。

人心虽日替,犹仗一线任。

有时见皎日,一启昏霾阴。

有时遇震雷,一发哑钟瘖。

支架此大造,廓清良有壬。

胡为迩日来,浇薄不可禁。

凌夷成痼疾,沉绵日以深。

渐且入膏肓,医和无能针。

四民纵殷阜,亦复非好音。

而况日局促,游鱼在沸鬵。

普天苦人满,衣食难为周。

农也颇力耕,所苦乏田畴。

再易三易地,高价十倍求。

商也更大耗,子母不见酬。

架虚以欺人,强半成漏舟。

桓桓者兵耶,简练尤缪悠。

其寔乃市人,何以称好仇。

更有诸勋术,生齿日以稠。

不耕而不织,糜饷坐若流。

势且蔑可继,道在豫为谋。

空教圣天子,玉烛亲纲缪。

诸公称股肱,而徒安苟偷。

足食与足兵,果何道之由。

文章虽小道,元气所节宣。

三才有橐钥,冥冥嘘其间。

随运为降升,良亦非苟然。

列朝诸著述,大概略可言。

有人一振之,旋转盖如环。

而今胡日下,东流势不还。

强者成枭狐,弱者成寒蝉。

天地失正声,莫遏群儿喧。

其在洪范中,咎徵岂无端。

杞人窃搔首,作诗志忧患。

形式: 古风

韩江诗社浙中四寓公豫焉樊榭堇浦薏田与予也然前后多参错予不到韩江二年矣今夏之初馆于嶰谷畬经堂中同人喜予之至而惜三子之不偕即席奉答

昔我来是间,行庵方经始。

倥偬渡江归,魂梦几劳止。

迢遥双鲤鱼,莫罄论诗旨。

转瞬三夏间,相逢互欢喜。

重来讶新径,旧雨迷故履。

东西万筼筜,各各长孙子。

阁中古先生,微笑一弹指。

倒屣增阔悰,披襟消尘滓。

今年溽暑早,火云迅于矢。

爱兹别有天,薰风环图史。

诸公冰雪肠,吐句清发齿。

而我已才尽,坐笑彭亨豕。

遥溯浙河中,水云正清泚。

故人夫如何,梁月共徙倚。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复斋抚军卧病予至扶掖出见为之怅然(其一)

当年开府镇呼韩,顾盻能教敌胆寒。

几度风饕兼雪酷,三彭竖子得摧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复斋抚军卧病予至扶掖出见为之怅然(其二)

当年上殿荐甘盘,夹日功成奏治安。

今日江湖茅屋里,瓜棚豆畤病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