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林稚春菊花枕子歌

故人所说菊花枕,似把冰丸月下饮。

秋水一双明炯炯,数在青囊第一品。

狂风江上吹蒹葭,此物往往得之嵇康阮籍家。

闭门诵书二十年,眼睛损尽生空花。

建阳小作箸头书,残更灯火乱虫鱼。

石渠文字大如斗,场屋岁月又不偶。

却来南山青草边,东西四至尽为菊花田。

手提长筐向山曲,一下收拾三百斛。

昨者昏寐才起来,解把檐头小字读。

乃知妙物通群仙,一切药裹应弃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奉题林稚春菊花枕子歌》由林亦之所作,描绘了一幅与菊花相关的生活画面。诗人首先赞美了故人所赠的菊花枕,将其比作冰丸月下饮用,形象生动,暗示其清凉宜人。接着,他描述枕头上菊花的明亮,仿佛出自青囊中的上品,寓意其品质高洁。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了嵇康和阮籍这样的名士,他们家中也有这样的菊花,暗示菊花枕的高雅与隐逸之气。接下来,诗人通过自身经历,表达了读书多年眼睛受损的感受,而菊花枕在此时显得尤为珍贵,能带来视觉上的宁静。

诗中还提及了建阳小作的筷子头书,以及深夜灯火下读书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然而,生活并不总如意,石渠文字虽大,但科举之路坎坷。最后,诗人转而寄情于南山的菊花田,亲自采摘,体验自然的乐趣,并在昏睡前阅读檐头的小字,感叹菊花枕带来的精神慰藉,认为它是超越药物的妙物,值得珍藏。

整首诗以菊花枕为线索,穿插了个人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菊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林井伯母生日口占

由来此母如吾母,再拜一卮复一卮。

最好年年作生日,碧兰黄菊与同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范宰见寄游草堂谁谓渔盐市之什辄同赋一篇不用元白唱酬之法

谁谓鱼盐市,乃枉大夫轩。

既登云霞观,更寻薜萝村。

松枝何夹道,萱草况当门。

借问阿谁家,此为故人园。

倚竹坐半日,论诗到初根。

愧无扪虱姿,敢辱辍鸾言。

劳劳青衫客,莽莽红尘奔。

所至有山水,何曾解讨论。

君侯食肉相,杞菊为心魂。

一县固多事,终朝如山樊。

行旌遇佳胜,呼宾罗芳尊。

有此幽寂趣,从容以剸繁。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范宰同郑簿应尉送战船至海上招野人同游赋得可月湖一篇奉呈

可月湖边送战舸,长啸便欲凌清波。

好风吹帆如去马,鼠曹若可双手把。

青天无云水初涨,一山两山浮水上。

平生胆意少羁束,叩舷长歌心益壮。

生平诵书口啾啾,何似一日观沧流。

厖眉太史足重茧,尽驱百怪归笔头。

群公楚楚皆人物,我亦自忘布衣拙。

恢谐莫续济川君,可无一诗记明月。

形式: 古风

范宰登瑞峰塔续蒙宠寄古篇辄次来韵

平明眺远目,苍波吐红暾。

已瞻大鳌网,复瞩鸬鹚门。

宿酲虽已解,衫襟犹酒痕。

凭陵不可羁,往往天欲扪。

却忆去年时,舟役劳朝昏。

幼妇带桎梏,嚼饭不敢吞。

今年复此役,溪山恣讨论。

为有陶元亮,心胸如阜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