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回廊一角海棠阴,罥住低枝碧玉簪。
险计极欢惟握手,惊魂无泪更伤心。
耐烦莫废磨针铁,剖誓休忘约指金。
记取博山炉内火,百年温暖要如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情的画面,诗人站在回廊的一角,海棠树下形成一片阴凉,仿佛连低垂的枝头都像碧玉簪一般美丽。两人的情感交流十分深沉,尽管有欢愉的时刻,但更多的是紧张与心痛,以至于连握手都带着危险的激情,悲伤中没有泪水,只剩下更深的心碎。
诗人告诫对方要有耐心,不要放弃像磨针那样坚定的决心,誓言中的承诺不能忘记,就像指间的金戒一样珍贵。最后,诗人提醒对方要记住过去的热烈情感,那犹如博山炉内的火焰,即使历经百年也要保持此刻的温暖。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深厚情感且寓意深远的情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珍视。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日来同病更相怜,灵药偷将玉合传。
不比怀香防易泄,只难量水为亲煎。
情丝宛转牵如藕,心薏分明苦似莲。
若许玉容偎贴久,神方何必艾三年。
蓦地生疏背画栏,二分推避一分酸。
妒情才显真恩爱,庄语能通暗喜欢。
踏月要防中妇觉,眼风休对小姑看。
乍来花下低声问,昨夜新凉可着寒。
要试檀奴一片心,忽然调笑忽深沉。
花中望见佯佯去,月下闻声缓缓寻。
徐敛欢容浑不采,屡排冷语故相侵。
此身恰与风鸢似,直被柔丝七纵擒。
燕妒莺猜要避嫌,近来行止倍矜严。
描成花样慵针黹,锁定眉痕对镜奁。
倚柱有时情怏怏,扶床终日病恹恹。
明知窗外檀郎过,反托关窗一捲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