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陈安道书知移邑名次

安道枉书自东都,报我外移春可准。

予方寂处藜藿空,蓄缩仅同枯壤蚓。

闻之虽喜良自嗟,仕岂为贫今颇近。

男儿有志期必行,五斗折腰何足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得陈安道书知移邑名次》。诗中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陈安道的来信,得知对方即将调任的消息后的心情。韦骧在信中提到自己正处在简陋的生活状态,内心感到寂寥和满足于现状,但同时也对仕途有所感慨。

首句“安道枉书自东都”,点明了友人陈安道从东都寄来的书信,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问候。接着,“报我外移春可准”一句,说明了陈安道告知自己将要调任的消息,并询问是否可以接受这样的变动。

随后,韦骧转而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予方寂处藜藿空,蓄缩仅同枯壤蚓。”他以简陋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的平静自比,暗示自己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精神上却能保持一种超脱和宁静。接下来的“闻之虽喜良自嗟”两句,表达了听到朋友即将调任的消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朋友新生活的期待与喜悦,也夹杂着对自己现状的自嘲与叹息。

最后,“仕岂为贫今颇近”一句,揭示了韦骧对于仕途的看法,他认为为官并非仅仅为了物质上的富足,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他以“男儿有志期必行,五斗折腰何足悯”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于实现个人抱负的决心,以及对低微官职的淡然态度,认为屈身求官并不值得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韦骧与陈安道之间的通信内容,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仕途、生活态度以及个人理想追求的思考与表达。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初睡

冻云卷尽月华清,寒气棱棱夜转生。

一卷古书齐万虑,满杯醇酎卧三更。

附炎鄙态悲时薄,养僻孤踪任俗评。

旷逸最便朝睡美,邻鸡不用再三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忆富川四首(其一)

渴忆富川好,官居似隐潜。

江山慰情淡,鱼稻养贫廉。

旅传无将送,狴牢绝滞淹。

疏閒真自得,何恤远炎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忆富川四首(其二)

渴忆富川好,孤城插翠屏。

淳风在人物,真趣满郊坰。

野屋千间古,晴山四壁青。

别来千鄙思,偃卧阅图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忆富川四首(其三)

渴忆富川好,优游度岁时。

白云藏治署,苍竹对书帷。

弈战侵遗算,诗坛让拥麾。

还乡固佳况,畴昔尚深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