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洪王肯堂治书见示芙蓉诗次韵

春风歇桃李,秋雨深莓苔。

萧然公馆间,得此奇种栽。

九天清露零,一道红云开。

句牵绿衣队,酣宴瑶池杯。

秾妆月鉴悬,丽服霜刀裁。

瑞莲涌平地,妙色分五台。

暂陪飞仙游,偏称幽人怀。

终疑阆苑去,嘉会何时谐。

此日眼双明,临风首低回。

长当歌楚骚,招得花神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洪王肯堂治书所展示的芙蓉诗的欣赏与回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春风歇桃李,秋雨深莓苔”以春风与秋雨对比,描绘了季节更替,桃李凋谢,莓苔深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萧然公馆间,得此奇种栽”则转而描述在公馆中意外发现的奇异花卉,引出下文对芙蓉的赞美。

“九天清露零,一道红云开”通过“清露”和“红云”的形象,不仅描绘了芙蓉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也隐喻了其高洁脱俗的品质。接下来的“句牵绿衣队,酣宴瑶池杯”,以“绿衣队”比喻花瓣,以“瑶池杯”象征美酒,生动地描绘了芙蓉盛开时的壮观场面,仿佛是盛宴中的主角。

“秾妆月鉴悬,丽服霜刀裁”进一步赞美了芙蓉的美丽,将其比作精心装扮的女子,月下悬挂的镜子映照出她的容颜,霜刀裁剪的华丽服饰增添了她的风采。随后,“瑞莲涌平地,妙色分五台”则将芙蓉比作从地面上涌出的莲花,色彩斑斓,如同五台山上的佛光,充满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

“暂陪飞仙游,偏称幽人怀”表达了诗人对芙蓉的喜爱之情,仿佛能与仙人共游,与隐士的心境相合。最后,“终疑阆苑去,嘉会何时谐”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仙境般的环境中与朋友欢聚一堂。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61)

程钜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又号远斋。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 号:雪楼
  • 籍贯:建昌(今江西南城)
  • 生卒年:1249年—1318年

相关古诗词

家园见梅有怀畴昔同僚诸君子因成廿六韵奉寄徐容斋王肯堂正父赵元让文瑞诸公

往时姑射仙,夜堕江南村。

江南富喜植,梅花众中尊。

九地閟玄凝,先天占春暄。

的皪冰雪姿,不受风尘昏。

孤清惬幽意,剩馥醒吟魂。

爱之玩不斁,冥契终无言。

罗浮本幻境,前梦觉已谖。

蹇蹄滞京华,倦翼栖淮垣。

后先青云士,表里白玉温。

我形自觉秽,交道久逾敦。

贞节保松柏,芳心共兰荪。

信知岁寒友,何异连枝昆。

独贤天所矜,家山问鸡豚。

归来适仲冬,平旦窥荒园。

依依故人面,竟日对倾樽。

清池疏蕊影,淡月新梢痕。

泠然绝埃壒,恍若游昆崙。

忽忆如花人,高谈霏露繁。

眼中不可见,思纛风翩翻。

颇惭标致似,远近殊托根。

洪钧转严令,青皇畀新恩。

坐看佳实长,适口塞众喧。

遍遗实中仁,生意弥乾坤。

平生识赏心,皎洁明朝暾。

凌寒折一枝,殷勤寄王孙。

又恐远莫致,作诗当重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次韵肯堂学士冬日红梨花

黄菊卧阶雨,六花舞天风。

壁冻室生白,手僵肉作红。

秀句忽堕前,光怪侵帘栊。

至人宴坐处,元气含冲融。

无情及枯株,嫣然为修容。

坐令玉华君,来从蕊珠宫。

丽妆凝祥云,明眸转惊鸿。

岂非散花手,试君情所钟。

老我嗜好淡,空诗亦雷同。

祗愿酌花时,毋忘比邻翁。

形式: 古风

送胡适斋先生教授瑞州

大冶平生铸金手,干莫鼎彝随质就。

萧骚霜鬓海陵风,两眼眵昏数科斗。

陋邦文采狸豹变,潮永他年说韩柳。

天官铨材定铢寸,还我耆儒善江右。

高安道院士素淳,近来与化移易否?

安定传家教条在,培植嘉生待薪槱。

莫言冷官只文字,钱谷簿书更纷纠。

几何出入漫不省,诡对未宜师户牖。

韦编一束当韦佩,大耐规模当大受。

此日沙头一杯酒,先生东下仆南首。

坐看安定门人多,四海同风轶嘉祐。

形式: 古风

和王寅夫郎中元日立春

马蹄尘里度芳辰,带得阳和到七闽。

山翠倚天迎好客,风光满地属吟身。

高情古柳仍青眼,时态夭桃自绛唇。

从此不忧江海远,春官袖有十分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