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张伯淳的《山居》诗,描绘了山中居所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首句“兀兀山居觉日长”,以“兀兀”形容山居生活的孤独与静谧,通过感觉时间似乎变得悠长,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接着,“旧时松槚又成行”一句,通过描述山中松树和槚树(即茶树)排列成行的情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
“本无世虑何须遣”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忧虑的摒弃,强调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一句“一缕晴窗柏子香”,以“晴窗”为背景,通过“柏子香”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同时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世界的纯净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对世俗的超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