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三)

坞僻云深石径纡,渐从平履涉崎岖。

烟沉远景山藏屋,林逗微明日堕湖。

佳境到时应就宿,肩舆停处合临图。

莫釐绝顶君还上,得似邻峰缥缈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洞庭东山的壮丽景色。首句“坞僻云深石径纡”,以“坞僻”点出山地的偏远,“云深”则渲染了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石径纡”则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的景象,展现出登山的艰难与险峻。

接着,“渐从平履涉崎岖”,描述了从平缓的路途逐渐过渡到崎岖不平的山路,暗示了旅程的艰辛。接下来的“烟沉远景山藏屋,林逗微明日堕湖”,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远处的山峰与近处的房屋、森林与落日的湖面进行对比,展现了山间景色的层次感与丰富性。烟雾沉沉的远山仿佛隐藏着房屋,而林间的光线似乎在引导着微弱的日光落入湖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佳境到时应就宿,肩舆停处合临图”,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停留享受这一时刻的渴望。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在这里象征着旅途中的短暂休息,而“合临图”则意味着应当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留下永恒的记忆。

最后,“莫釐绝顶君还上,得似邻峰缥缈无”,表达了对登顶的决心与向往,同时也对邻近山峰的缥缈之感进行了感慨。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也蕴含了对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东山的壮丽风光,以及旅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心灵触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71)

徐祯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昌国,汉族,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79-1511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四)

香灯閒照古堂虚,日午桐阴上井迟。

尝橘客求藏瓮法,煮茶僧乞啜泉诗。

听经犹剩当年鹿,好事谁攀宿草碑。

陈迹半销何处问,令人空忆翠峰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顾明府之聊城

上春行县出东畴,桑叶萋萋唤乳鸠。

道左壶浆迎父老,云中冠盖识君侯。

鲁连箭灭遗书在,微子城荒故堞留。

揽辔可应空吊古,土风先为达宸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华州张子梅花小酌

梅花亭上午阴凉,芍药栏边春昼长。

雾鬓云鬟何处女,罗衣金钿坐来香。

娇歌欲遣行云住,妙舞空疑乳燕狂。

笑杀西溪能爱客,满缸常酿郁金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园眺望

五月不来溪上游,溪云犹自伴溪流。

虽非给事茱萸沜,绝胜郎官鹦鹉洲。

半顷稻花迷浴鹭,万株桑柳报新秋。

何当更挈同心者,小酌微吟尽日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