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刘攽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人家的生活场景。
首句“云暗峰疑断”,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远处的山峰仿佛被云雾遮断,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接着,“林长路稍迷”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与道路的蜿蜒曲折,让人感受到探索未知的趣味。
“庭隅时卧鹿,旁舍远听鸡”两句,通过鹿在庭院一角悠闲地休息,远处农舍传来鸡鸣声,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隐几添樵火,应门倚杖藜”描绘了山居主人的生活状态,他们或坐在窗前,添上柴火取暖,或倚靠在门口,手持拐杖,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宁静。这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透露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最后,“儿童别村至,薄酒自提携”两句,通过孩子们从邻村带来的欢声笑语,以及主人亲自提携的薄酒,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邻里之间的温馨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