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示里中年少》由元代诗人叶兰创作,通过对比“富盛朋友集”与“贫下骨肉疏”的现象,深刻揭示了社会中人情冷暖与财富地位之间的关系。
首句“富盛朋友集”,描绘了一幅富贵人家聚集的场景,展现了财富带来的社交优势。接着,“贫下骨肉疏”形成鲜明对比,指出在贫困的家庭中,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而显得稀薄。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中财富与亲情之间的微妙关系,即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更容易结交朋友,而忽视了与亲人的紧密联系。
“骨肉岂行人,背背富路衢。”进一步强调了财富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提出疑问:难道亲人之间的关系还不如外人吗?在繁华的街道上,人们或许会与陌生人交往甚密,却忽略了身边的亲人。这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也是对人性中某些自私和冷漠面目的揭露。
“黄金乃何物,而能驱智愚。”将财富比喻为具有驱动力的物质,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智慧和判断力。这里的“智愚”并非指智力上的高低,而是指在面对利益时,人们可能会失去理智,做出违背道德或理性的选择。这句话揭示了财富对人性的扭曲作用。
“宠态鲜倾城,私缔忘捐躯。”指出在权力和地位面前,人们往往容易丧失原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生命。这里的“宠态”指的是受到宠爱或重视的姿态,而“倾城”则形容其影响力之大。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也可能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和牺牲精神,追求个人的利益。
最后,“荡心肆所志,宁不尔踟蹰。”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思。在追求个人欲望和目标时,人们是否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理智,避免陷入贪婪和冲动之中。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诱惑时,要坚守本心,谨慎行事。
综上所述,《示里中年少》通过对比贫富之间的差异,以及对财富、权力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复杂面貌和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