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道家修炼之地的向往和赞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笔触,将仙都山塑造成一个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
“古木参天架云屋,总真灵迹号仙都。”两句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仙都山的壮观景色,古树与天相连,仿佛是通往天界的桥梁,而“总真灵迹”则暗示这里藏有修炼成仙的秘密。
“独峰壁立二千尺,凌空耸翠屹然孤。”诗人以此强调了仙都山的雄伟与孤绝,它如同一座高不可攀的天然宝塔,屹然独立于世间。
“仰瞻绝顶烟岚际,曾开菡萏名鼎湖。”诗中不仅描绘了山的险峻,还透露出仙都山顶云雾缭绕,有着神秘的湖泊,这些都是道教修炼之地常有的元素。
“旧说轩辕驻车辙,云骈风驭经此涂。”这里引入了古代传说的轩辕黄帝,暗示仙都山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石釜鍊灶丹砂就,乘龙帝乡才须臾。”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道家炼丹成仙之法的赞美,以及对仙境中可以骑龙升天的向往。
“紫虚碧落超尘世,侍臣无路攀龙须。”这两句强调了仙都山超脱凡尘的神圣与庄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近仙界的哀叹。
“唐朝天子仙李裔,德格天心来瑞符。”这里提到的是唐朝的一位皇帝,被誉为仙李裔,强调了其道德高尚,能够得到天上的祥瑞。
“祥烟嘉气卿云布,山中九传万岁呼。”诗人在此赞美了仙都山中的祥瑞之气,以及仙境中长寿的神秘力量。
“步虚对峙云断续,东西互云高下殊。”这两句描绘了仙都山中云雾变幻,不可预测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仙境复杂多变的敬畏之情。
“涧边幽径登鸟道,上有镜岩如方壶。”这里描写的是仙都山中的幽深小径,以及奇特的石岩,形似古代的酒器,增添了一份仙境的神秘与美丽。
“岩中乳水沥嵌罅,滴石成穴如仰盂。”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山中的泉水和岩洞,这些自然景观不仅美丽,更显得珍贵而难寻。
“水一昼夜斛加半,潦不泛溢旱不枯。”这两句表达了仙都山中水源的奇特,无论干旱还是洪涝,其泉水总是适量,从而强调了仙境中的自然规律与和谐。
“鲁望曾记周景复,绝粒餐霞黄老徒。”诗人在此提到了古代的仙人,他们能够长生不老,以云霞为食,这些都是道家修炼成仙的理想。
“栖真妙入悬珠会,八十馀年隐此居。”这里强调了仙都山中隐藏着修真之士,他们在这里静心修炼,长达数十载岁月。
“千古寥寥桑海变,仙迹渺邈还有无。”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仙境不朽的赞美,同时也感慨于历史长河中仙迹渐渐模糊难寻。
“石门瀑布虽云好,此间殊胜未易俱。”最后,诗人总结了仙都山的奇妙景色,并强调这里的美景非同凡响,不容易与其他地方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