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杂感八首(其六)》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青山中的生活与心境。首句“抱易住青山”,表达了主人公坚守简易生活原则,选择在青山中安居的决心。接下来的“长日青山对”展现出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日复一日,青山始终如一,晨昏变换的云雾增添了景色的奇趣。
“烟云散不收”暗示了生活的淡泊与超脱,不被世俗的纷扰所牵绊。“晨昏变奇态”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幻之美,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欣赏。诗人认为,真正的居住山林之人心境超然,不局限于物外,“应知住山心,不在万物内”。
“乾坤古神器,机运谁谢代”借用天地自然的永恒和无常,寓意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表达出对世间规律的深刻洞察。诗人以“以道猎众能”表明自己追求的是大道而非世俗技能,心境“兀兀意独在”,保持独立与纯粹。
最后两句“归来南郭翁,天根同一嘅”,“南郭翁”暗指隐士,诗人自比为回归自然的隐者,与天地同呼吸,感叹自然与人的共鸣,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山水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