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哥立春即事

青帝收寒岁令回,綵幡今胜下天来。

人声恺乐归歌缶,风气恬和拂寿杯。

发逐时光明似雪,心谙世味冷于灰。

西堂梅蕊今年晚,应待安舆到始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春天之神结束寒冷的冬季,彩旗如今从天而降。
人们欢歌庆祝,气氛祥和,举杯祝寿。
头发随岁月增长,明亮如雪,内心对世事洞悉,比灰烬更冷静。
西屋的梅花今年开放得较晚,想必等待着迎接尊贵的客人到来才会绽放。

注释

青帝:春天之神。
寒岁:寒冷的冬季。
綵幡:彩旗。
胜:超过,胜过。
恺乐:欢快的音乐。
归歌缶:归来的歌声,类似击缶的庆祝方式。
风气:气氛。
恬和:宁静和谐。
发逐时光:头发随着时光流逝。
明似雪:明亮如雪。
心谙:内心深晓。
世味:世间的味道,指人生经验。
西堂:西屋,此处可能指某人的居所。
梅蕊:梅花的花蕊。
今年晚:今年开花较晚。
安舆:舒适的车辆,此处可能指尊贵者乘坐的车辆。
始开:开始开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的《和三哥立春即事》,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和人们欢庆的气氛。首句“青帝收寒岁令回”,以青帝象征春天,表达冬去春回的时节更替。次句“綵幡今胜下天来”形象地写出节日里五彩斑斓的旗帜如天降般喜庆。

“人声恺乐归歌缶”描绘了人们在立春这一天欢歌笑语,庆祝新生,缶声表达了民间的淳朴欢快。接下来,“风气恬和拂寿杯”则写出了和煦春风拂过,人们举杯祝寿,氛围温馨和谐。

“发逐时光明似雪”运用比喻,形容人的头发在阳光照耀下白如雪,暗示岁月流逝,但心境明亮。最后一句“心谙世味冷于灰”则借以表达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虽经历沧桑,内心却比灰烬还要冷静。

结尾“西堂梅蕊今年晚,应待安舆到始开”以梅花未开,寓意等待尊贵的客人(此处指三哥)的到来,增添了期待与亲情的温暖。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立春时节的喜悦与家庭的温情。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之美春日对酒

高轩怒马一憧憧,夫子端居寂寞中。

绿酒细斟消暇日,朱弦缓拨对春风。

官闲势利无从入,道胜纷华岂易攻。

即此便堪遗万虑,可怜夸者自穷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子华见寄

松柏无心自后凋,此心无物更寥寥。

伯夷岂是归周晚,孟子空嗟出昼遥。

谈道每嗤犹有待,当官常欲取非招。

荒园寂寞无谁语,兰菊幽香没艾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子华兄太素泛舟香菜门

霜髯照四坐,宛是商颜来。

舟移一水远,楼对群峰开。

谈笑尽永日,声利轻浮埃。

既同剡溪往,亦类稽山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子华兄方惜莺声之晚今忽闻之

山鸟凡禽处处鸣,独怜清啭久无声。

起从岩谷春风晚,飞过林塘霁日明。

不为好音轻俗耳,自逢真赏动诗情。

少年乐事今抛尽,节物催人只自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