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子陵钓台

巨石崔嵬枕碧流,何人曾此坐垂钩。

足加帝腹动星象,手把渔竿还故邱。

固异山灵回俗驾,不因鲈鲙忆吴洲。

当时冠剑今何在,独有高台万古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严子陵钓台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故事,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句“巨石崔嵬枕碧流”,以“崔嵬”形容巨石之高大,以“碧流”描绘流水之清澈,两词相合,既展现了钓台周围环境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严子陵隐居于此的自然和谐。接下来,“何人曾此坐垂钩”,提出疑问,引出对严子陵的回忆,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

“足加帝腹动星象,手把渔竿还故邱”,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严子陵钓鱼时的非凡气度。他的动作竟然能够触动星辰,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也象征着他的超凡脱俗。同时,他最终回到故乡,暗示了他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固异山灵回俗驾,不因鲈鲙忆吴洲”,这两句表达了严子陵与山灵不同,他选择远离尘嚣,回归自然。他不为鲈鱼美味所诱惑,怀念吴洲,而是坚守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这里既有对严子陵高尚人格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最后,“当时冠剑今何在,独有高台万古留”,将话题转向对历史的反思。昔日的荣华富贵已成过眼云烟,唯有严子陵的钓台历经千年依然屹立,成为后人追思的圣地。这句话既是对严子陵精神的永恒纪念,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钓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美中舍人赴漳州二首(其一)

一麾初出银台路,手把漳南玉兽符。

闾里高门容驷马,旗旄夹道拥前驱。

两科名姓惊天地,西掖文章似典谟。

诗卷从教传海贾,钓竿未肯拂珊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刘美中舍人赴漳州二首(其二)

漳浦城高南斗边,朱旗遥拂紫薇躔。

远民初识玉皇吏,属邑行瞻刺史天。

此日分携云际寺,老僧留酌石间泉。

祝公名宦何时了,了却归来作地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罗世英

蒙山三十年前话,耸壑昂霄见此郎。

云子新粳抄饭白,石泉击火试茶香。

英豪满坐惊头角,锦绣诗成出肺肠。

此日此公逢此客,更传秋榜助飞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欧阳南卿并简胡绍立

萧滩传榜到柴扉,喜见高名挂棘闱。

二子文场初得隽,老夫茅屋亦增辉。

方惊绝岸孤峰出,更待刺云双鹄飞。

卢肇风流今未泯,渡头重看锦标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