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题二妃庙壁

落叶满鸣条。柏宫方冢岧峣。二妃遗像枕寒潮。

珠衣玉佩飘摇。河流不向湘流绕。泪痕此地多少。

恨与苍梧俱杳。平阳亦有香草。

形式: 词牌: 河渎神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河渎神·题二妃庙壁》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首句“落叶满鸣条”以落叶象征秋意,暗示了庙宇的寂静和岁月的流转。"柏宫方冢岧峣"描绘了庙宇的庄严,柏树环绕,高耸的坟冢显得庄重而神秘。

"二妃遗像枕寒潮"进一步点出主题,二妃(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的画像仿佛在寒潮中沉思,寄托着人们对她们悲剧命运的哀思。“珠衣玉佩飘摇”则通过想象她们生前华美的服饰,增添了哀婉的气氛。

接下来,“河流不向湘流绕”表达了湘江未能挽留她们离去的遗憾,暗示了她们的悲剧性结局。“泪痕此地多少”直抒胸臆,感慨此处承载了多少人的泪水和哀伤。最后两句“恨与苍梧俱杳,平阳亦有香草”,借“苍梧”寓指远方的九嶷山,表达对二妃无尽的怀念,同时以“平阳香草”暗喻她们的美德长存,虽身死异乡,但精神犹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传说中忠贞爱情的深深敬仰与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469)

董元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乡春(其一)断桥月夜,同内饮荷花深处,和秦少游韵

内外湖边人悄。南北峰顶天晓。

摇翠盖,拥红妆,一夜幽香多少。镜里迎风如笑。

篙底清阴堪沓。金樽满,玉绳低,一杯共我浇苏小。

形式: 词牌: 醉乡春

醉乡春(其二)复步十锦塘,再和前韵

波动一轮声悄。水浸一天秋晓。

台榭冷,佩环寒,此际知心原少。欲折柳丝低笑。

频向荷风轻舀。香雾湿,淡烟笼,扶疏影乱痕小。

形式: 词牌: 醉乡春

阳台梦.纪梦

个人悄倚银屏立。唾花衣袖朦胧碧。

眼波才动已知心,笑向纱幮侧。

隔帘声暗认,低唤枕函亲切。

睡情欲上忽三更,听姊规凄咽。

形式: 词牌: 阳台梦

柳梢青(其一)杨花

午院春深。玉楼微度,画阁低侵。

乱捲愁来,轻沾恨去,一片伤心。飘零幽梦难寻。

偏冷落、珠帘绣衾。燕子争衔,罗衣暗惹,消息沉沉。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