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钟山二首(其一)

步追飞鹘过山头,俯见青黄正合流。

崖劈十寻天色夜,江含万籁客心秋。

风清陡觉虞韶作,石怪频疑禹贡收。

五百年来轻李渤,只因苏子夜深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石钟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思考。

首联“步追飞鹘过山头,俯见青黄正合流”,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山头之上,飞鸟掠过,俯瞰之下,绿色与黄色的田野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颔联“崖劈十寻天色夜,江含万籁客心秋”,进一步描绘了山崖峭壁直插云霄,仿佛将夜晚的天空劈开,江水静静地容纳着万物的声音,让旅人的心境如同秋天般宁静而深沉。

颈联“风清陡觉虞韶作,石怪频疑禹贡收”,通过清风的吹拂,让人仿佛听到了古代圣贤虞舜的韶乐,同时,怪异的岩石又让人怀疑是否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痕迹,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尾联“五百年来轻李渤,只因苏子夜深游”,以李渤和苏轼为例,指出即便是五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对石钟山的历史和文化充满兴趣,是因为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墨客,在深夜游历此地,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激发了后人的探索与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石钟山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石钟山二首(其二)

高皇亲此将元戎,百万红船落掌中。

绝壁云烟动奎藻,大江波浪起天风。

英雄不复归三户,草木犹能助八公。

独对洪流玩吞吐,月明山响怖渔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采石矶

采石矶边飞橹下,斜阳淡淡水粼粼。

山形怒处蟠龙虎,风力强时过鬼神。

天堑旧知南北限,夕烽新动楚吴尘。

一生心事中流楫,愧与朝廷作外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甘露寺

老木阴森作夏寒,冈峦深拥一雕盘。

日边帆去东流尽,天末云移北望难。

三国旌旗连夕照,六朝台殿压风澜。

英雄去后江山在,输与残僧抱膝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张贞白有离世之志作四别诗示余余反其意作四留诗以尼之(其一)代庐舍留

瓜庐小结在塘坳,城市翛然即远郊。

谷为愚公宁避辱,亭因扬子不辞嘲。

鸣螀秋尽犹缘砌,舞燕春深亦认巢。

莫爱云松栖绝壁,山中依旧要诛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