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半閒》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描绘了一位身处尘世却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形象。诗中的“身世烟霞尘土间”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与生活状态,他虽置身于世俗之中,但内心向往着自然与超脱。接下来的“五分忙里五分閒”,巧妙地表达了他在忙碌与闲适之间寻求平衡的生活态度。
“轩裳未果从龙去,杖履时能伴鹤还”两句,通过对比“从龙”(象征权力与地位)与“伴鹤”(象征自由与自然),展现了诗人对权力的淡然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接着,“暂试囊中餐玉法,偶于陇上讲金丹”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修炼与提升,通过“餐玉法”和“讲金丹”等道教修炼方法,表达了他对长生不老和精神升华的渴望。
最后,“抓髯一笑图南老,何事常年卧华山”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虽然常在华山隐居,但他并不完全放弃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以一种轻松、豁达的心态看待这一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既追求精神自由又不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的复杂心态,以及对自然与超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