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都门路

红尘昼夜飞,车马古今迹。

独怜道傍柳,惨淡少颜色。

形式: 古风

翻译

红尘中的日夜忙碌,如同车马穿梭古今的痕迹。
特别怜惜路边的柳树,它显得凄凉,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注释

红尘:指世俗尘世,繁华喧嚣的地方。
昼夜:白天黑夜。
飞:形容繁忙。
车马:古代的交通工具,这里泛指过往行人和车辆。
古今迹:自古至今的踪迹、痕迹。
独怜:特别怜悯,喜爱。
道傍:道路旁边。
柳:柳树,象征着离别和哀愁。
惨淡:凄凉,暗淡无光。
少颜色:失去往常的鲜艳色彩,形容衰败或憔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时光流转与世事变迁的诗句。"红尘昼夜飞"表达了时间迅速流逝,世间纷扰如同尘埃在白天和黑夜中不断飘散。"车马古今迹"则是对历史长河中车辚辚、马蹄声的回响,从而引发人们对于过往岁月的沉思。

接下来的两句聚焦于自然景象与情感表达,"独怜道傍柳"表现了诗人对路边垂柳的孤独怜悯之情,它可能象征着某种被遗忘或不为世人所注意的事物。"惨淡少颜色"则描绘了一幅萧瑟秋景,柳树因季节更替而失去了往日的繁盛,显得有些凄凉无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车马行迹与现时萧条自然景象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那些被时间遗忘事物的哀愍之情。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其一)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

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

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

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之美河洲四诗(其三)

寂寂河洲夜,芦花绕墟舍。

孤客久未眠,窗灯落寒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和之美河洲四诗(其四)

漠漠河洲雨,依稀辨村聚。

时哉鸥鸟群,凌乱争鸣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和子华喜潞公入觐归置酒游诸园赏牡丹

介圭成礼下中天,春物虽阑色尚妍。

园吏望尘皆辟户,肩舆回步即开筵。

波涛凌乱靴旁锦,风雨纵横拨底弦。

洛邑衣冠陪后乘,寻花载酒愿年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