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园林图。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既富丽又幽静的自然与建筑相结合的意境。
"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 这两句开篇便勾勒出一片宏伟壮观的建筑群落,其中“千寻”和“百尺”形容的是高大雄伟的规模,而“木兰馆”、“芙蓉堂”则透露出园中植被繁茂,花卉竞艳的景象。
"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梁"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与云雾间接触的柔和。其中“落日”给人以温馨之感,“低莲井”暗示了一种水面的平静;而“行云碍芰梁”则展现出云层在高耸建筑上方的流动与停留,增添了画面的一种生动感。
"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 这两句描绘的是园中溪水与花卉交织的美丽景致。流水因季节变换而呈现出桃花般的粉红色泽,而“春洲”则是指春天的河岸,"杜若香"则表明了杜若(一种草本植物)在春日中散发出的清新香气。
"就阶犹不进,催来上伎床" 最后两句则转向人物行为,表现出主人公对这美景的沉醉与留恋。尽管已经踏上了台阶,但依然不忍心深入,反而被美景所吸引,催促着自己再次上到那供游憩的高床去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造建筑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