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劲敌谋应大,春来势转雄。
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
雪舞愁云外,花飞泪眼中。
翠华行乐处,戈甲照寒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季的战役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壮观。开篇“劲敌谋应大,春来势转雄”两句设置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氛围,表明敌人势力强大而我方在春天到来时转弱为强,显示出战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接着,“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战争爆发的情景。烽烟是古代用于报警的信号,而北阙通常指的是皇宫的北侧,因此这里暗示着战争已经威胁到了中央政权。鼙鼓即战鼓,战东风则形象地表达了军队在东方迎风而进的英勇气势。
“雪舞愁云外,花飞泪眼中”两句转而描绘了战争中的悲怆情景。雪舞可能是指战场上纷飞的箭矢或是寒冷天气中的飘雪,而花飞则可能是对流弹或是战乱中被摧毁的花朵的隐喻。泪眼则透露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生命损失的哀伤。
最后,“翠华行乐处,戈甲照寒空”两句又回到战场上,翠华可能指的是装饰性的旗帜或是军队的辉煌外观,而行乐处则表明战争中的某种胜利庆典。戈甲即兵器和盔甲,在这里用来衬托寒冷的天空,反映出战士们在严寒中坚守岗位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多角度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哀伤感慨。
不详
倒指烟尘岁月深,引杯看剑漫悲吟。
平生自叹雕虫手,末路空惭舐犊心。
剩喜星郎上云汉,苦怜鹤发避山林。
君家伯仲真廊庙,痛为中兴惜寸阴。
舣舟星渚得幽寻,问讯先生隐翠岑。
欲礼光明依净社,便随气类老香林。
貂金且换陶潜醉,囊锦聊追白傅吟。
坡客飘零有公在,与谁挥泪说知音。
邻笛声哀不自安,转移宫调几多般。
梦回飞蝶三千里,月照高楼十二栏。
别鹤唳长秋露重,老龙吟苦夜潭寒。
清愁一晌知何限,待启菱花向晓看。
回首长安泪满衣,东风如旧鬓成丝。
扶持衰病元无术,感叹飘零漫有诗。
那信梦魂随北雁,忍看霜雪满南枝。
幽居只合从公等,自笑年来见事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