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其二)

天马蒲萄隔玉门,汉廷谁更勇如尊。

行台晓日屯千骑,祖道春风属一樽。

莫许留犁轻结好,便令瓯脱复游魂。

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天马葡萄远隔玉门关,汉朝朝廷谁比你英勇。
清晨行台聚集千军,春风吹拂下践行宴饮。
别轻易许诺和平,以免重蹈覆辙让亡魂游荡。
一定要夺取熙河之地,元宵节时在梁州擂鼓庆祝。

注释

天马:古代神话中的神马,象征着边疆的安宁和国力的强盛。
蒲萄:即葡萄,这里代指西域的美酒。
玉门:古代边关名,位于今甘肃敦煌一带。
尊:古代对人的尊称,此处指英勇的人物。
行台:临时设立的行政机构或指挥部。
祖道:古人出行前亲友设宴送行的仪式。
春风:象征和煦的氛围和希望。
一樽:一杯酒。
犁:和平的象征,此处可能指和约。
轻结好:轻易地建立友好关系。
瓯脱:古代边境地区,此处指熙河地区。
游魂:比喻亡魂、失去控制的局面。
尽取:全部夺取。
熙河地:古代地名,包括今青海、甘肃部分地区。
打鼓:象征庆祝胜利。
梁州:古地名,今陕西南部。
上元:元宵节,又称灯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所作的《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其二)》。诗中以“天马蒲萄”象征边塞的遥远与艰辛,形象地描绘了汉代朝廷对英勇将领的期待,暗示蒋颖叔此去熙河的使命重大。"行台晓日屯千骑"写出了军队的气势和早朝的壮丽景象,"祖道春风属一樽"则表达了为他送行时的热烈与深情。

后两句"莫许留犁轻结好,便令瓯脱复游魂",警告蒋颖叔勿轻易妥协,暗示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深深担忧。最后两句"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表达了诗人希望蒋颖叔能夺取熙河,凯旋归来,共度佳节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激励与忧虑交织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出征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战事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其一)

侍臣不合出都门,为有威名蕃汉尊。

户部左曹回妙手,匈奴右臂落清樽。

挥毫珠璧生谈笑,转盼龙鸾在梦魂。

瀚海一空何足道,归来黄閤坐调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流觞亭并次韵二首(其二)

卧龙西畔北池头,水擘华堂瑟瑟流。

几曲漪涟盘翠带,一峰孤秀浴苍虬。

香囊近午清无汗,素扇生凉爽入秋。

待唤画师来貌取,图成便是竹溪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流觞亭并次韵二首(其一)

缥缈云峦欲尽头,洒然华构引飞流。

朱盘潋滟开冰鉴,碧甃萦纡走玉虬。

毛骨渐惊超浊界,风烟骤觉变清秋。

更怜白足如霜句,可羡溪边六逸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致政通议口号

秋空画隼照新晴,符隐庵前小队停。

玉斝金醪通缱绻,凤笙龙管入青冥。

靓妆酾酒花侵席,宝兽呀香雾满庭。

太史应占豫州分,上台星近老人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