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学士祠二首(其二)

际会龙飞道正亨,白头歧路却西行。

赐环有待公先逝,理玉无归数已平。

华表秋风仙鹤泪,祠堂春树杜鹃鸣。

儒臣自古堪枚举,当代谁教血食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的《题宋学士祠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已逝宋学士的深切缅怀与哀思。首句“际会龙飞道正亨”以“龙飞”象征帝王登基,暗示宋学士在盛世之际有所作为,为国家贡献良多。然而,接下来的“白头歧路却西行”则透露出宋学士晚年却不得不离开朝廷,走向未知的命运。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宋学士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赐环有待公先逝”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宋学士在世时未能等到朝廷的恩赐或表彰,便已离世,流露出对其命运不公的感慨。而“理玉无归数已平”则可能暗指宋学士虽有才华,但最终未能得到应有的职位或荣誉,其人生似乎已趋于平静,但内心之痛却难以平息。

“华表秋风仙鹤泪,祠堂春树杜鹃鸣”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秋风中的仙鹤之泪,春日里祠堂旁杜鹃的啼鸣,都是诗人借以表达对宋学士逝世的哀悼和怀念。仙鹤与杜鹃,既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也常被用来象征高洁与哀愁,这里巧妙地将它们融入诗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艺术性。

最后,“儒臣自古堪枚举,当代谁教血食荣”两句,既是对宋学士作为儒臣的肯定,也是对后世的期待。诗人认为像宋学士这样的儒臣自古以来不乏其人,但在当代,又有谁能像他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获得后人的尊敬与纪念呢?这不仅是对宋学士个人成就的赞扬,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宋学士生前事迹的追忆和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使得诗歌既有情感的抒发,也有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杨学士介夫先生

五见飞花卸杏枝,星轺州郡漫驱驰。

未宏大道酬清世,敢把虚声托故知。

玉笋班前那复梦,铁桥坡外欲寻诗。

如今纵有孙阳在,争奈庸驽借旧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立儿扶其母榇还乡作此以示四首(其一)

汝扶慈衬自西归,门键嗟予不敢违。

董永只今称至孝,嗣宗千古笑全非。

三千曲礼书仍在,二十成人行要徽。

无限义方言不尽,自须磨砺自撑持。

形式: 七言律诗

立儿扶其母榇还乡作此以示四首(其二)

舟行三月本平流,送汝宁忘在道忧。

寒暑要知衣厚薄,登临休为酒淹留。

慢藏莫恃行囊薄,宿泊须寻口岸优。

幸有惠连堪倚仗,晨昏行止细筹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立儿扶其母榇还乡作此以示四首(其三)

曾闻杜老诮渊明,白首如今未脱情。

舐犊有私偏缱绻,斗鸡无补屡丁宁。

经书卷卷皆存诲,田业些些仅养生。

鉴戒不须求远事,乡闾成败足堪惩。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