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其二)

小檀槽,新捍拨。弹就夜堂秋月。银箭断,玉钗凉。

烛槃红泪长。寒角动。霜风送。惊起金微残梦。

关戍柝,女郎砧。城南秋渐深。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秋意的画面。"小檀槽,新捍拨"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精致的乐器和准备演奏的场景,暗示了接下来将是一场深情的音乐表演。"弹就夜堂秋月",通过夜晚的秋月,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仿佛月亮也融入了琴声之中。

"银箭断,玉钗凉",这里的"银箭"可能指的是计时的漏壶中的水滴,"断"表示时间已晚,而"玉钗凉"则暗示着秋夜的寒意,女子或许正沉浸在音乐中,感受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

"烛槃红泪长"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只有烛火在默默燃烧,留下长长的泪痕,象征着孤独和无尽的思念。"寒角动,霜风送"引入了秋夜的笛声和寒风,使气氛更加凄凉。

"惊起金微残梦",这句写的是乐曲的突然停止,打断了女子的梦境,显示出音乐的力量。"关戍柝,女郎砧"描绘了远处军营的更鼓和邻家妇人的砧声,增添了思乡和离愁的情绪。

最后,"城南秋渐深"以景结情,点明了季节的推进,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深深挂念。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音乐为线索,通过秋夜的景象和声音,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更漏子(其三)

幔钩绳,复斗穗。寒夜美人半睡。云掩絮,月胧明。

枕函亭钏声。蚕烛耀。飞蛾绕。门外乌啼难晓。

燔蕙烬,隐纱笼。罘罳划碎红。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四)

剪鲛丝,量兽锦。宽窄灯前自审。钿尺短,错刀残。

晚来多少寒。园雾薄。林花落。水面星摇池阁。

山犬吠,草虫鸣。曲房魂暗惊。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五)

井梧阴,庭树暝。寂寂画栏人静。蜡子焰,蟹衣筐。

邻家夜绩凉。芭蕉露。零如雨。记得暗中欢去。

宵漏尽,晓钟催。碧窗殊未来。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木兰花令

晓莺娓娓流妆阁。日上烛吹红绣幕。

束将方带玉芙蕖,裹就半韝银芍药。

寻花露冷胭脂薄。花底暗翻钗子落。

谁开鸳锦抱轻云,误使丁娘枕前索。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