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夜月·本意》由清代诗人叶静宜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深沉与细腻的情感。
“玉钩初上帘旌”,开篇以“玉钩”喻指月亮,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刚刚升起的情景,如同精致的钩子轻轻挂上了窗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夜云轻”,夜晚的云彩轻盈飘动,为月色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寂寞梧桐深院、月华明”,梧桐树下,月光洒落,庭院显得格外幽静,月华明亮,照亮了四周,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引人遐想。
接下来,“团圞影。清辉冷。恁无情”,月光下的影子仿佛是团圆的象征,但“清辉冷”则暗示着月光虽美,却也带有一丝凉意,甚至有些冷漠。“恁无情”,表达了对月光似乎不带情感的感慨,月圆月缺,阴晴不定,似乎对人间的悲欢离合无动于衷。
最后,“底事年年圆缺、更阴晴”,“底事”即为何之意,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月亮会年复一年地经历圆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阴晴转换?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宇宙、人生、情感的深刻洞察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