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红桥

红板桥头,酒旗摇曳花村里。绿杨如荠。

两岸疏篱缀。罗袖生凉,帘影荷风细。清歌起。

半篙秋水,一抹平山翠。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沈岸登的《点绛唇·红桥》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词的开篇“红板桥头,酒旗摇曳花村里”,以红板桥和飘动的酒旗,展现出村头的热闹与生机,仿佛能闻到酒香和花香交织的气息。接着,“绿杨如荠”运用比喻,形容杨柳青翠如荠菜,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两岸疏篱缀”进一步描绘了河岸两侧稀疏的篱笆,增添了田园的宁静与雅致。接下来,“罗袖生凉,帘影荷风细”通过女子的罗袖感受到微风的凉意,以及帘后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而静谧的氛围。

最后,“清歌起。半篙秋水,一抹平山翠”以清脆的歌声为背景,映衬着秋水泛舟的场景,远处青山一抹翠色,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和谐的画面。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恬淡,展现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深喜爱。

收录诗词(85)

沈岸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再遇红桥

记得停桡柳岸,柁楼斜罥鱼罾。玉纤无力倦还凭。

绿纱窗护,中有簟如冰。

罗袜舷深不见,明珠佩解何曾。凉波空自碧千层。

水荭花外,斜照落疏藤。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好事近.康山,旧系康对山别业

花径石阑斜,落日千家城阙。

寒思春芜一片,露蒜山晴雪。

武功去后有高台,容我醉明月。

已是乡心无那,更管弦悽切。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酹江月.步韵送曹顾庵学士还南溪

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

雁齿红桥疏柳巷,听唱新词犹涩。

瓜步寒潮,蒜山晚渡,几点霜鸥湿。

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

试问姹女墟头,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

别后南溪溪畔路,赋罢蛮笺争拾。

老圃观梅,轻舟载鹤,胜向花砖立。

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永遇乐.扬州除夕,和竹坨韵

何事飘零,天涯除夕,几度羁旅。

今夜邗江,去年燕市,客泪双垂缕。

银灯初卸,金壶频咽,不寐更筹閒数。

更谁听、扬州歌吹,拨火寒炉无语。

凄凉东阁,官梅初发,对酒看人儿女。

三十年来,镜中绿鬓,都被儒冠误。

清溪白屋,团圞兄弟,梦里分明曾去。

正相思、关山南北,夜阑疏雨。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