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其一)

绝顶轩窗纳晚晡,下方灯火听钟鱼。

天连震泽涵元气,地涌浮图切太虚。

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

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元代邓文原的诗《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夜晚游历的情景。首句“绝顶轩窗纳晚晡”写出了诗人站在山顶小屋的窗户边,欣赏傍晚的余晖,享受宁静的时光。次句“下方灯火听钟鱼”则转而描绘山下村落中灯火点点,伴随着寺庙的钟声和鱼儿跃出水面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第三句“天连震泽涵元气”将视线投向远方,描绘天空与湖面相连,仿佛天地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自然之气。第四句“地涌浮图切太虚”进一步强调山势的雄浑,寺庙塔楼直插云霄,仿佛与苍穹相接。

第五、六句“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通过“松风”和“石溜”的细节,展现出山林间的清凉与宁静,诗人沿着樵夫踩出的小路寻找僧人的居所,增添了探索与访友的乐趣。

最后一句“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诗人想象在山脚下的孤亭里,或许曾有隐士在此夜读,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知识文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古人风雅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17)

邓文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字:善之
  •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 生卒年:公元1258年至1328年

相关古诗词

叨叨令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

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

你省的也么哥,你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形式:

一枝春

堪嗟肉傀儡,尘世争奇怪。

昼夜火院煎苦,沉埋花酒丛中,孽重终难改。

贩骨何时彻,头面翻腾,昧了灵源真宰。

独我而今乐自在。放逸游寰海。

逍遥天地间、笑开怀,一味清闲,万里金难买。

九转功夫足,步月携云,稳赴金莲仙会。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一剪梅

身若白云任卷舒。天涯海岸,自在无拘。

太虚廓落是吾庐。不羡王侯,拱璧轩兴。

一味闲闲乐有馀。从他活计,冷淡消疏。

归来毕竟理何如。心月辉辉,光射蓬壶。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二郎神

离尘俗,便点检林泉雅趣。

竹杖芒鞋青箬笠,泛烟波、绿蓑柔橹。

月夜江天无尽乐,品短笛、潇湘蓼渚。

此消息,千金不卖,好对渔樵分付。归去。

对晚翠风生小浦。

勘破南华龟曳尾,尽教他衣冠豺虎。

野水添杯谁似我,醉卧白云深处。

任秋月春花,暗换桑田,明催今古。

形式: 词牌: 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