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通守夜月思乡之作

海邦亦共月,何事忆荆扉。

偶见如环景,能堪碎璧辉。

羁心因自感,高咏觉声希。

莫自思乡切,还看承诏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以月为引线,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海邦亦共月”,描绘了月光普照四海之邦的景象,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月光都能将人们的心绪牵连在一起。接着,“何事忆荆扉”一句转折,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他为何会在这明亮的月夜中怀念起家乡的门户?这种反问式的表达,增加了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偶见如环景,能堪碎璧辉”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圆环和破碎的璧玉,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与独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与敏感。月光的美与诗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这幅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羁心因自感,高咏觉声希”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诗人的心灵因思念家乡而感到孤独和寂寞,通过高声吟唱来排解这份情感,但似乎并未找到真正的慰藉。这里的情感表达既深沉又略带无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由和归属感的渴望。

最后,“莫自思乡切,还看承诏归”两句,诗人似乎在自我劝慰,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思念家乡,因为总有一天会得到朝廷的召唤,回到故乡。这种对未来可能回归的期待,既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解脱,也蕴含着对家乡深深眷恋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以及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与挣扎,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缙上人游清源山

高僧真避俗,为客也耽山。

路向樵人得,身同锡杖閒。

泉源当夏冽,藓色阅年斑。

遥忆孤灯影,留光万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病中柬缙上人二首(其一)

夏日多荣木,凋伤感我生。

拘拘徒自笑,炯炯欲何营。

已觉芝苓误,无由羽翰成。

三尸如可僇,愿假伏魔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病中柬缙上人二首(其二)

伏枕不知久,庭柯绿已苍。

以兹时序感,顿觉圃农荒。

养性资琴瑟,达生览列庄。

今将未死骨,斋沐付医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唐娄江赴召二首(其一)

帝心嘉劳来,户口不虚增。

负扆方思治,玺书遂见徵。

简求青琐入,意气皂囊胜。

莫倚鸾凰志,今当作鸷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