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有怀凌卧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夜景。"月色满虚庭,皎然如秉烛",以明亮的月光映照空旷的庭院,犹如手持蜡烛,营造出清冷而明亮的氛围。"鸣蝉咽无声,巢鸟惊还宿",蝉鸣声悄然消失,连鸟儿也被惊醒归巢,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
诗人思绪飘向远方的卧岩人,内心感到怅然,"忽忆卧岩人,怅然乱心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己无法追随的遗憾。"烟树千万重,苕溪如在目",通过想象中的烟雾缭绕的树木和眼前仿佛可见的苕溪,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
"有书未得通,有地何由缩",诗人感叹自己与理想之地的距离遥远,无法实现归隐的愿望。"入口匪刀圭,春风面如玉",以春风般的温润比喻友人的面容,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诗人表达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认为这样的生活能滋养内心的宁静,预示着长寿的可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