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净圆的作品,名为《望江南·西方好六首(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美好之地怀念与向往的诗句。
“西方好,随念即超群。” 这两句表明作者对于西方的美好有着深刻的印象,一旦心中想念,便感觉自己超脱于世俗之群。
“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灵光伴随夕阳消逝,而世间纷扰烦恼的琐事都随着飘渺的云烟而去。
“人世自纷纷。凝望处,决定去栖神。”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的看淡,同时表达了作者在内心深处凝视某一点时,做出决定要远离红尘,寄情于自然之美。
“金地经行光里步,玉楼宴坐定中身。”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物质、达到精神净化的境界。诗人在心灵纯净如金的地上行走,在光芒中前进,同时也在高洁如玉的楼阁中安坐,达到内心平静不动摇的状态。
“方好任天真。”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本真自然状态的喜爱与追求,不为世俗所羁绊,顺应天性而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世界与理想中美好的西方,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向往。